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辛旷new.doc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大学生心里健康结业论文题目:大学生恋爱心理与自我分析系别:电子信息技术系班级:11级移动通信技术学号:11DX20019姓名:辛旷2013年06月大学生恋爱心理与自我分析11级移动通信技术班,11DX20019,辛旷【摘要】恋爱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当代大学生对于恋爱的认识过于肤浅,很大一部分人错误的理解了爱情的真谛,导致自己在恋爱的过程中收到了很大的伤害,从根本上来说这些都是因为心理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对恋爱的认识不真。本文针对自己亲身遇到的对恋爱的错误认识的三件事,阐述一下要想拥有一份真正的恋爱,就要培养真爱。【关键词】大学生,爱情,交往,心理,关系【正文】大学生恋爱性心理问题是永恒的话题,是大学校园里热门的话题,也是校园里一道明净的风景线。正值年轻期的大学生,没有了学业的重压,没有了父母的拘管,没有了老师的叮咛,就如同打开了鸟笼的小鸟,在蔚蓝纯粹的高空中空闲飞行。随着性心理的开窍和性心理的进展,盼望爱情,想谈恋爱已成为大学生中较为全面的心理形式,大学生恋爱正朝着普及化,低龄化,公开化发展。一、爱情的内涵所谓爱情,就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中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感情,是两颗心灵互相向往、吸引、达到精神升华的产物,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美国耶鲁大学的斯滕伯格教授提出了爱情成分理论,认为人类的爱情基本上由三种成分组成:。爱情行为背后的动机,对人类而言极其复杂。其中,性动机或性驱力,以及相应的诱因,如异性之间身体容貌等特征是重要原因之一。。属于爱情的情绪,除了爱与欲之外,肯定还夹杂着其他的成分,所谓酸甜苦辣的爱情滋味。。爱情中的认知作用,对情绪与动机两种成分而言,是一种控制因素。如果将动机与情绪分别视为电流与火花,认知就是开关或调节器,它可斟酌爱情之火的热度予以适度调节。他进一步将动机、情绪和认知各自在两性间发生的爱情关系,称为热情、亲密与承诺,即以动机为主的两性关系是热情的,以情绪为主的两性关系是亲密的,以认知为主的两性关系是承诺的、守约的。而完美的爱情应该是三者俱备,且合而为一。二、恋爱的过程恋爱虽然是追求爱情的举措,但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只有当他的生理和进展到一定阶段时才会产生。也就是说,恋爱是大学生生理发育和心理进展的结果。大学生恋爱性心理发展一般经历四个时期:。一般在12~14岁,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由于生理发育的急剧变化,引起心理的不安、害羞,使男女之间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隔膜,关系疏远甚至反感。不过,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由于各种传媒的发达及人们观念上的日趋开放,这一阶段的表现已越来越不明显。。一般在15~16岁,随着性生理的发育,尤其是性意识的发展,男女生逐渐从疏远、抵触开始转向为彼此产生好感,愿意在一起学习、游戏和活动并对异性表示注意、关怀、乐于支援以赢得异性的垂青。但是终究不懂得应该怎样与异性相处、接触和来往多半没有凝望性和排他性。。一般从16~18岁,随着性生理的进一步成熟,异性间产生向往和倾慕,往往采取各种方式接近异性,和异性相处感到愉快,初恋开始出现。。18岁以后,随着性生理和性意识的成熟,男女生交往频率的增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多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辛旷new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