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桥斜拉索施工方案.docx大桥斜拉索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XX 大桥主桥为为一座独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跨径为
75+100m, 桥宽 37m ,该桥混凝土梁采用前支点挂篮施工,桥面以上 塔柱为
板上的横排孔座呈水平状态, 上下锚板中 的对应
孔应对齐,不得错位,以保证钢绞线的平行性。
锚具中心在任何情况下均应与锚板中心重合, 为此应采用下拖措 施。
3 . 3 HDPE 外护套的接长与安装
PE 管在桥面上用专用焊机接至需要长度后,穿入首根(长索穿 2 根)钢
绞线后,利用塔顶支架和卷扬机,将其吊到塔上索管口,用 千斤绳和手拉葫芦
挂在此处,绞线上端穿入塔内锚板上,放上夹片、 打紧;绞线下端经由梁内索
导管从下锚中穿出,放上夹片、打紧,通 过对该单根绞线的张拉,使 PE 管基
本挺直,此时安装基本完成。
3 . 4 单根绞线的穿挂和张拉
在桥面将 1~2 根钢绞线上端与从 PE 管中滑出的夹索器相连在循 环钢丝
绳上,启动卷扬机,绞线沿管内壁向上牵引,从 PE 管上口穿
出后拆除夹索器,通过引线再从塔内锚具锚板孔中穿出,放上夹片, 打紧。下
端绞线通过引线从梁下锚具锚板孔中穿出, 放上夹片,打紧, 然后用
YDCS-150 型千斤顶进行张拉至定力后进行锚固。 上述工作完 成后,索夹器
下滑进行剩余钢绞线的安装与张拉。
3 . 5 单根绞线张拉力的确定与控制
本桥每根拉索中的多根绞线用“等张力值法”施工。 首根绞线张拉力拟为
T=KP/n
式中: P――该工况下该根拉索监控指令拉力
n —— 该根拉索绞线根数
K――梁的刚度系数,混凝土梁拟用小于 1 的数值。
PE 管安装时,所用的 1~2 根绞线暂按上述“ T”值进行张拉控制, 此后
的首根绞线张拉前在夹片前预放一个单孔传感器, 再用单孔锚压 住,张拉时以
该传感器上显示到“ T”值后再进行锚固。余下的绞线 均以传感器上传感器显
示的力值进行张拉控制, 全部绞线完成后, 拆 除传感器, 对含传感器的绞线
以及最初的 1~2 根绞线进行补张拉, 以 最后一个绞线张拉时显示的力值进行
控制。 这时各根绞线的拉力值基 本上均匀,其相对误差不会超过 2~3% 。传
感器最终显示的力值乘以 绞线根数即为此时的总索力,但尚小于“ P”值。
单根绞线张拉完需随即对各根绞线夹片以一定的力进行顶压。
3 .
6
整体张拉与调整
单根挂索及张拉完成后,此时索力尚未达到该工况的索力 P 值,需利用挂篮下的千斤顶进行张拉, 以索力与挂篮端部标高双控均达到 监控指令值,然后旋紧张拉杆的锁定螺母,千斤顶回油。在该节段混 凝土浇注过程中,
随混凝土方量的增加分若干次进行张拉, 以使挂篮 标高下降不会变化过大并确
保混凝土浇完后的混凝土梁顶标高符合 监控指令值。
在固定端锚具可调长度用足后、 固定端锚具外露长度超过允许值 后、挂
篮已前移, 需对先前张拉好的索需进行调索、 合龙前后的全桥 调索等四种情况
下, 则只能在塔内用千斤顶进行整体张拉或调索。 原 则上,上下游、边中跨
相对应的 4 根索应同步对称,分级进行,但考 虑塔柱内中边跨对应的两根拉索
锚固点水平距离很小, 难以容纳两个 千斤顶进行边跨、中跨对称张拉,可按设
计允许进行,即先拉边跨两
根,然后倒顶再张拉中跨两根,如此反复直至达到要求。
整体张拉与调索时,力求标高(桥面线形)和索力双控。
3. 7 索力转换
当混凝土达到强度且预应力和斜拉索张拉后, 将梁下锚具螺母旋 紧与锚
垫板密贴(因事先留有一定距离)
某大桥斜拉索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