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逆向物流中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政府管理措施
发布时间:2006-10-24 14:51:44 来源:中国物流产品网【我要收藏】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各种产品的需求和消费量大量增加,生产量也随之大幅增加。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许多活动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回收物品,并且这类物品大部分都只是通过抛弃、掩埋、焚烧等简单的处理后被排放到环境中,从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加速枯竭和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因而,改变这种传统的处理方式,对回收物品和废弃物品进行合理的回收、处置和再利用,对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物流的观点来看,对回收物品和废弃物的再利用行为带来了与传统供应链相反的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的“逆向物流”。因而,逆向物流具有与传统物流不同的特点。所谓逆向物流就是指为了回收价值和适当处置的目的而将产品从消费点移动到来源点(包括生产者和供应链上各客户)的一个高效流通过程,包括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两个部分。回收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废弃物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拣、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在我国,虽然逆向物流逐渐引起了业界的注意,并被认为是中国未来物流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但由于我国的逆向物流业目前还处在摸索之中,逆向物流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自律机制;其次专业化技术水平较低,信息不对称等诸多因素导致企业和公众对逆向物流兴趣不大、实施困难。而这些困难不能仅依靠市场机制运行解决,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如何采取措施对企业进行正确地引导,使政府和企业都得利将成为中国现代逆向物流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 按企业构建逆向物流成本大小对再利用物品进行分类
经济主体在进行任何经济活动时都会考虑该经济活动的成本收益比,只有成本小于收益时,经济主体才有可能进行该经济活动。同样在进行逆向物流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也会权衡成本与收益比。企业是逆向物流中主要的行为主体,因此在企业中,构建逆向物流成本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行为,从而间接影响到政府管理措施的制定。所以,按照企业构建逆向物流成本大小对回收物品及废弃物进行分类,将会便于在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政府管理措施。按企业构建逆向物流成本从小到大的顺序,可将其分为以下四种:
不能再利用物品:主要是指公众消费者造成的生活垃圾和生产废料。这些物品在循环利用过程中基本或完全丧失了使用价值,形成为再利用价值很小的废弃物。公众消费者包括个人消费者和产生废弃物的企事业单位。
可直接再利用物品:主要指类似于塑料袋、啤酒瓶、饮料瓶等包装物这样的可直接再利用的物品。这类物品只需要经过清洗和检查这些少量而简单的再处理,就可以直接进行再利用。
可装配,再制造物品:主要是指电视机、汽车、移动电话以及电脑等这些可通过产品或零件的重新装配和再制造而能再利用的物品。这类再利用物品与可直接再利用物品不同,它们都是来自于价值相对较高的产品,通过再利用而使原产品增值是这类企业构建逆向物流主要的经济驱动力。
可获得原材料物品:主要是指沙料、废纸、塑料这些直接的原材料以及这些原材料的副产品。它们的共同点是其本身价值不高但其再利
企业逆向高效物流中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政府 管理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