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的自我监测_培训课件
血糖监测的意义
血糖检测是糖尿病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
*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程度
*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
*反应降糖治疗效果
*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血糖监测时间
餐前血糖
血糖水平很高血糖的自我监测_培训课件
血糖监测的意义
血糖检测是糖尿病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
*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程度
*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
*反应降糖治疗效果
*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血糖监测时间
餐前血糖
血糖水平很高时应关注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代表夜间至次日早餐前这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情况
有低血糖风险时 (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应测定餐前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
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是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
反映胰岛B细胞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测餐后两小时的血糖能发现可能存在的餐后高血糖。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不高,而餐后血糖高,说明基础分泌尚可,餐后大剂量释放欠佳。同时餐后2小时的血糖能较好的反应进食和使用降糖药是否合适,这是空腹血糖不能反映的。
餐后2小时血糖注意事项
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前必须和平时一样,该吃的药要吃,该打的胰岛素还要打,进食的质和量也要和平时一样了
餐后2小时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
如果是到医院抽血检查,在等待期间,不能吃零食、水果、饮料、吸烟
睡前和夜间血糖
睡前血糖
用来观察晚餐前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决定睡前中效胰岛素的剂量以及是否需要加餐等
注射胰岛素患者,特别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患者
夜间血糖
指凌晨1点—3点血糖
胰岛素治疗已接近达标,但空腹血糖仍高者
利于发现夜间的低血糖或高血糖,区别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指导治疗
监测低血糖
出现低血糖症状或怀疑低血糖时应及时监测血糖
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频率 [1]
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血糖未达标时,每天至少5次监测血糖
血糖达标后每天2-4次
非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血糖未达标时,每周3天,5-7次/天
血糖达标后每周3天,2次/天
血糖控制目标
参考糖尿病防治指南或自行定义
培训患者寻找适合自己的低血糖和高血糖界限值
培训患者寻找适合不同时点的血糖极值
养成每天记录血糖的好习惯
注明饮食,运动及其他疾病的变化
特殊需要时
怎样测血糖结果才最准确?
心态放松,聊天,听音乐
操作正确
试纸不过期,一次滴足够的血
冬天进入室内暖和之后再测血糖
您还需要关注的监测项目
血压
自我感觉
腰围
体重
血压监控
-5倍
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发生早、进展快、中风、冠心病发病率高
高血压是肾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的诱因之一
糖尿病患者要强化血压控制
糖尿病患者血压的达标标准为:
<130/80毫米汞柱
自我血压监测频率
没有发生高血压的病人应当每3个月测量一次血压,以便及时发现高血压
血压不稳定或控制比较差的人,应每天监测2-3次
血压稳定或控制良好,应每周监测1-2天,每天监测1-2次
您的体重符合标准吗?
体重指标
定义
<
体重不足
-
体重正常
23-
超重
25-
肥胖
30以上
严重肥胖
体重标准:BMI<24
腰围要经常测量
腰围与腹型肥胖相关
腰
血糖的自我监测_培训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