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的力量等三则
有一个年轻人,好不容易获得一份销售工作,勤勤恳恳干了大半年,非但毫无起色,反而在几个大项目上接连失败。而他的同事,个个都干出了成绩。他实在忍受不了这种痛苦。在总经理办公室,他惭愧地说,可能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安里、书箱里、连她临座的同学书包、书箱里里外外翻了遍,真的。那个用了一半的三线格本和那支旧的红钢笔神秘的失踪了,前后不到10分钟,怎么会丢呢。肯定不是别的班同学拿的,我想。我十分生气,真想一下子把全班的书包和书箱都翻一遍,可转念一想,这样做会失去对全班绝大多数同学的信任。于是我和声和气地说:“谁拿了张绍青1的笔和本,你要是喜欢,拿去看看就还给她。老师相信,你不是故意拿走她的东西,只是跟她开个玩笑。”
“铃……”,第三节课上课了,课堂上,我按照教学计划展开了小组讨论,我边进边进行巡视指导,当我走到郑义帅和张绍青那个小组时,我看见郑义帅的手飞快地伸进书箱里。与此同时,一个本和一支笔掉在地上,我恍然大悟,但装着没看见走了过去。“老师。”郑义帅喊我:“张绍青的笔和本掉在地上了,我帮她捡起来,您看”。“真的。”我一边接过了本和笔,一边飞速地思考:怎样处理呢,是当场揭穿他,还是给他留面子。处理不好,会给这个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会给他的心灵造成伤害。我决定先稳住阵脚再说,于我先表扬了他,然后把本和笔还给张绍青。“一个用了一半的三线格本和一支红笔有什么特别之处么。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决定问问他。
下课了,我把郑义帅叫到办公室,“郑义帅,张绍青的笔和本真是你捡到的么。”我问。“是的”,“可我明明看见本和笔是从你的书箱里掉下来的。”他默不做声了。我诚恳地对他说:“一个人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地是有了错误不肯认错,不能勇于改正。老师就喜欢知错就改的孩子。把你的话告诉老师,老师一定替你保密,好不好。”
接着我向他讲了一个故事:列宁小时候到姑妈家做客,与表姐们一块玩,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姑妈问是谁打碎了花瓶,列宁不敢承认。回家后,妈妈对他说:打碎一个花瓶并不要紧,关键是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后来列宁主动到姑家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受到了姑妈的表扬,变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孩子。这个故事对他的教育触动很大,终于他向我敞开了心扉,流下了自责的泪水。他告诉我:黑板擦是他拿的。因为他想看看那个黑板擦里面有什么神奇的东西,能擦掉黑板2上的字,于是就偷偷地拿回家看个究竟;张绍青的本和笔也是他拿的,困为张绍青学习好,老师总表扬她,自己总也得不到表扬,出于嫉妒才拿走了她的本和笔。
哦。原来如此,我说。“这样做事情是不对的,也是不好行为,不过你能认识到错误,就是一个好孩子。这件事是我们俩个人的秘密,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忙改掉这些不好的行为,成为一个像列宁一样的好孩子,好不好。”。郑义帅自信地点点头。
第二天他悄悄地把板擦拿到了教室。经过这件事后,郑义帅有了很大转变,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而且热情开朗了许多,在为身患重病的二年二班的同学捐款时,他拿出自己积攒的5元钱献出了爱心,在当月的雏鹰争章活动中,他骄傲地摘走了助人章。
孩子的过错与成人的过错有本质的不同,我们要用一种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孩子的错误,要允许孩子犯错误。错误本身是不好的,但可以通过错误,教育引导孩子不断地改正。同时,孩子们过错的背后往往有着许多好奇与自尊的动机,要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改错的机会,使他们在犯错误之中不断地成长。
第三篇:信任的力量信任的力量
有一个年轻人,好不容易获得一份销售工作,勤勤恳恳干了大半年,非但毫无起色,反而在几个大项目上接连失败。而他的同事,个个都干出了成绩。他实在忍受不了这种痛苦。在总经理办公室,他惭愧地说,可能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安心工作吧,我会给你足够的时间,直到你成功为止。到那时,你再要走我不留你。”老总的宽容让年轻人很感动。他想,总应该做出一两件像样的事来再走。从此,他在后来的工作中多了一些冷静和思考。过了一年,年轻人又走进了老总的办公室。不过,这一次他是轻松的,他已经连续七个月在公司销售排行榜中高居榜首,成了当之无愧的业务骨干。原来,这份工作是那么适合他。他想知道,当初,老总为什么会将一个败军之将继续留用呢。
“因为,我比你更不甘心。”老总的回答完全出乎年轻人的预料。老总解释道:“记得当初招聘时,公司收下100多份应聘材料,我面试了20多人,最后却只录用了你一个。如果接受你的辞职,我无疑是非常失败的。我深信,既然你能在应聘时得到我的认可。也一定有能力在工作中得到客户的认可,你缺少的只是机会和时间。与其说我对你仍有信心,倒不如说我对自己仍有信心,我相信没有用错人。”
第四篇:信任的力量信任的力量
信任
信任力量等三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