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附 己 意 , 补 其 阙 略 ,以 俟 后 之 君 子 。
极 知 僭 踰 , 无 所 逃 罪 , 然 于 国 家 化 民 成俗 之 意 、 学 者 修 己 治 人 之 方 ,
则 未 必 无 小 补 云 。
大 学 章 句 大 , 旧 音 泰 , 今 读 如 字 。
子 程 子 曰 : 「 大 学 , 孔 氏 之 遗 书 , 而 初 学 入 德 之门 也 。 」 于 今
可 见 古 人 为 学 次 第 者 , 独 赖 此 篇 之 存 , 而论 、 孟 次 之 。 学 者 必 由 是 而
学 焉 , 则 庶 乎 其 不 差 矣 。
大 学 之 道 , 在 明 明 德 , 在 亲 民 , 在 止 于 至 善 。 程子 曰 : 「 亲 , 当作 新 。 」 大 学 者 , 大 人 之 学 也 。 明 , 明之 也 。 明 德 者 , 人 之 所 得 乎
天 , 而 虚 灵 不 昧 , 以 具 众 理而 应 万 事 者 也 。 但 为 气 禀 所 拘 , 人 欲 所
蔽 , 则 有 时 而 昏; 然 其 本 体 之 明 , 则 有 未 尝 息 者 。 故 学 者 当 因 其 所 发
而遂 明 之 , 以 复 其 初 也 。 新 者 , 革 其 旧 之 谓 也 , 言 既 自 明其 明 德 , 又
当 推 以 及 人 , 使 之 亦 有 以 去 其 旧 染 之 污 也 。止 者 , 必 至 于 是 而 不 迁 之
意 。 至 善 , 则 事 理 当 然 之 极 也。 言 明 明 德 、 新 民 , 皆 当 至 于 至 善 之 地
而 不 迁 。 盖 必 其有 以 尽 夫 天 理 之 极 , 而 无 一 毫 人 欲 之 私 也 。 此 三 者 ,
大学 之 纲 领 也 。 知 止 而 后 有 定 , 定 而 后 能 静 , 静 而 后能 安 , 安 而 后 能
虑 , 虑 而 后 能 得 。 后 ,与 后 同 , 后 放 此 。 止 者 , 所 当 止 之 地 , 即 至 善
之 所 在 也。 知 之 , 则 志 有 定 向 。 静 , 谓 心 不 妄 动 。 安 , 谓 所 处 而安 。
虑 , 谓 处 事 精 详 。 得 , 谓 得 其 所 止 。 物 有 本 末, 事 有 终 始 , 知 所 先
后 , 则 近 道 矣 。 明德 为 本 , 新 民 为 末 。 知 止 为 始 , 能 得 为 终 。 本 始 所
先 ,末 终 所 后 。 此 结 上 文 两 节 之 意 。 古 之 欲 明 明 德 于 天下 者 , 先 治 其
国 ; 欲 治 其 国 者 , 先 齐 其 家 ; 欲 齐 其 家 者, 先 脩 其 身 ; 欲 脩 其 身 者 ,
先 正 其 心 ; 欲 正 其 心 者 , 先诚 其 意 ; 欲 诚 其 意 者 , 先 致 其 知 ; 致 知 在
格 物 。 治, 平 声 , 后 放 此 。 明 明 德 于 天 下 者 , 使 天 下 之 人 皆 有 以明 其
明 德 也 。 心 者 , 身 之 所 主 也 。 诚 , 实 也 。 意 者 , 心之 所 发 也 。 实 其 心
之 所 发 , 欲 其 一 于 善 而 无 自 欺 也 。 致, 推 极 也 。 知 , 犹 识 也 。 推 极 吾
之 知 识 , 欲 其 所 知 无 不尽 也 。 格 , 至 也 。 物 , 犹 事 也 。 穷 至 事 物 之
理 , 欲 其 极处 无 不 到 也 。 此 八 者 , 大 学 之 条 目 也 。 物 格 而 后 知至 , 知
至 而 后 意 诚 , 意 诚 而 后 心 正 , 心 正 而 后 身 脩 , 身脩 而 后 家 齐 , 家 齐 而
后 。 治, 去 声 , 后 放 此 。 物 格 者 , 物 理 之 极 处
无 不 到 也 。 知 至者 , 吾
四书集解释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