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培训
新华区精防办
(2015年度)
第一页,共44页。
培训内容
信息管理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依法上报
◆高度重视患者个案信息隐私保护
患者管理治疗
◆病例筛查
◆登记的技巧、疑难患者诊治查房、社区治疗安全评估、患者危险性评估、居家康复指导、患者家属教育、服药依从性训练、个案管理计划制订等,逐步提高社区管理治疗质量。
随访-双向转诊
精神 基层
卫生 医疗
专业 卫生
机构 机构
第十一页,共44页。
管理治疗——随访周期
根据病情分类,依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病情稳定者 3个月
-病情基本稳定者 1个月,连续随访3次仍未达到稳定,请精神科医
师进行技术指导。
-病情不稳定者 立即转诊至专业机构治疗(住院治疗2周内随访)
第十二页,共44页。
管理治疗——随访方式
◆原则上要求当面随访患者本人
◆拒绝面访者可电话随访,每半年至少当面随访1次
-发现病情有波动时尽早面访,建议转诊
◆危险性评级1-5级的,由精神科医师和精神防人员每季度共同当面随访
第十三页,共44页。
管理治疗——随访内容
◆随访服务记录表
-病情、危险性评估、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康复措施等
◆每年1次相关化验和心电图检查
◆既往有危险行为或倾向的贫困患者
-居家药物维持治疗
-每季度1次相关检查
-每半年由精神科医师评估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第十四页,共44页。
管理治疗——随访技术(风险评估)
了解病情,安全随访
◆随访前--性别、年龄、病史、诊断、暴力史、酒药依赖、生活事件
◆随访时--安全地点、两人同访、间隔距离、注意物品、家属陪同、警察协助
观察判断,综合随访
◆观察言谈举止、外表、穿着、情绪反应
◆询问生活状态、服药情况、精神症状及对患者的影响(如幻听能否支配患者行为等)
特殊情况,请求支缓
◆病情波动或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或及时转介
◆伤己--安抚患者,沟通家属,通知公安
◆伤人或有危险--立即请求公安支持
第十五页,共44页。
管理治疗——随访技术(沟通交流)
◆建立关系
-从询问日常生活开始,仔细观察、认真倾听、适时提问和
澄清
◆同情患者感受,不要直接否定其陈述
◆避免长时间直接目光对视
◆及时鼓励和肯定,随时给予安慰和希望
第十六页,共44页。
管理治疗——随访技术(治疗安全性评估)
◆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基本生命体征、体重变化、皮疹、嗜睡、锥体外系症状
(身体僵硬、面容呆板、静坐不能、不由自主扭转头颈部、
手抖等),女性患者月经紊乱等
◆监测生物学指标
-血Rt、肝肾功能、血糖、血脂、ECG等
发现异常,请专业机构进行技术指导,或建议到专业机
构就诊,或启动应急医疗处置
第十七页,共44页。
管理治疗——随访技术(药物管理 1)
药物维持治疗时间说法不一,但大同小异
John Kane教授(美国霍夫斯特拉大学-北岸医学院)主张,首
发病人5年,复发病人终生。
美国《综合精神病学教科书第七版》:首次发作1-2年,多
次发作至少维持5年,具有自杀、暴力、攻击行为者要更长。
英国精神科医生Csernansky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终生治疗。
综合各家说法:
◆急性发病、症状持续短暂(不足3个月)、经及时系统治疗后症状迅速
缓解无波动者,6-12个月左右。
◆首次发病维持2-3年;第二次5年;3次或3次以上且症状不能完全消除
考虑终生服药。
维持治疗目的:
预防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包括阴性症状的治疗)、减轻或减少
副作用。
第十八页,共44页。
管理治疗——随访技术(药物管理 2)
服药监护
◆大多数患者由于受疾病影响缺乏自知力及意志减退,因而导致服药依从性差或拒服药,类似情况(拒服药、藏药、吐药)在住院过程中医护人员注视下也时有发生,那么在居家治疗时服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是可想而知的,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居家巩固治疗过程也会出现病情波动的情况。
◆因此要求患者家属作好服药时的监护,按医嘱剂量监督服下,然后检查患者两腮及舌下,再让患者静坐半小时或不离开监督人的视线。
◆这样既能保障有效服药,还能避免患者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