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蜀相学生.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蜀相》导学案
学习目的: 
1、知识和才能: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才能 
2、过程和方法:诵读诗歌、品味语言、把握主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和钦敬之情,体会诗人功业未就的苦痛 
学习重点:学习鉴
《蜀相》导学案
学习目的: 
1、知识和才能: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才能 
2、过程和方法:诵读诗歌、品味语言、把握主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和钦敬之情,体会诗人功业未就的苦痛 
学习重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把握诗歌的主旨 
学习难点:在反复诵读的根底上通过联想感悟诗歌的意境 
知识链接: 
1、诗人生平简介 
杜甫: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出身于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有《杜工部集》他青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游历过南起吴、越,北至齐、赵等地35岁到长安求官,过了10年穷困落拓的生活,最后才得到一个八品小官安史之乱爆发,长安陷落,杜甫曾陷贼中,后逃出投奔肃宗李亨,任左拾遗49岁时,弃官携家入川,在成都郊外建草堂定居,由好友严武保荐任过一段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常被称为杜工部)流落四川八年,57岁时出川,辗转流徙于湖北、湖南各地,58岁时在岳阳附近病死于一只小船上 
杜甫的生活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遨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沉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时机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最后才得到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挖苦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到达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等诗由于忠言直谏被贬,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楼》、《登高》、《秋兴》、《三绝句》、等大量名作《蜀相》就是杜甫初到成都时访诸葛亮祠堂时所作 
2、写作背景: 
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自比为舜的辅助大臣稷和契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肃宗,不久就被放还,从此郁郁不得志因此,入蜀后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
760年) 
学习方法:(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1、"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2、理解背景反复吟,联想想象创意境 (精品文档请下载)
学习内容: 
1、自主学习: 
(1)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2)用自己的话写出诗歌

蜀相学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ltawn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3-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