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优质课课件).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授课教师季长征
蚌埠五中第十四届青年教师大奖赛
这场战争“历时四年,31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双方动员兵力达889师,共计7400万人。大战中死亡人数达1000多万人,受伤2000多万人,其中700多万人成为终身残废。所有参战国的直接战争费用达3000多亿美元。因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无法计算”。
这场战争“使德国耗费了1500亿马克的财富,近200万德国人葬身战场,连同被俘受伤的共达750万人,约占全德人口的六分之一,损失惨重。1918年德国的民用工业生产下降57%,农业收成减少50%,经济濒临崩溃”。
在《中国通史资料选辑》里描述了这样的一场战争: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
项目




19世纪中期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4
2
3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根源:
实质:
表现: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

巴尔干问题
突尼斯问题




世界霸权、殖民地问题

争夺巴尔干半岛
普法战争后果
争夺欧洲霸主
2、具体原因: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巴尔干问题
突尼斯问题




世界霸权、殖民地问题

争夺巴尔干半岛
普法战争后果
争夺欧洲霸主
1882年
1879年
1904
1907
三国同盟
1892
三国协约
两大军事集团的最终形成
3、直接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
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首府。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在其吞并不久的波斯尼亚邻近塞尔维亚的边境地区,进行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6月28日是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在1389年被土耳其军队打败的日子,演习选定在这一天是具有挑衅意义的。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亲自检阅了这次演习,演习结束后,斐迪南大公返回萨拉热窝市区时,被塞尔维亚青年17岁的中学生普林西普击中毙命。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德、奥匈帝国立即以此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事件遂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
1、大战的爆发
( 1 )、两条战线
( 2 )、三个阶段
( 3 )、四大战役
2、大战的经过
萨拉热窝
西线从北海往南延伸到瑞士边境,在这里是英、法对德作战。
东线北起波罗的海,南至罗马尼亚,由俄国对德奥作战
(3)1917年-1918年是战争的第三阶段,在1917年中,美国参战加强了协约国的力量,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1) 1914年是第一阶段,马恩河等战役致使德国速决战的计划破产。
(2)1915年-1916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关键是1916年出现的三次大型陆上战役和一次海战,使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优质课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企业资源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1-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