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浣溪沙》古诗词阅读训练.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浣溪沙》古诗词阅读训练
浣溪沙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启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1)词中能反映时序变化的两句是(2分)(2)赏析楼上晴天碧四垂一句中垂字的妙处。(3分《浣溪沙》古诗词阅读训练
浣溪沙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启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1)词中能反映时序变化的两句是(2分)(2)赏析楼上晴天碧四垂一句中垂字的妙处。(3分)(3)请结合芳草和杜鹃两个意象赏析本词所表达的感情。(5分)(1)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2分)
(2)垂,准确地描绘出词人从楼上看四周,只见晴朗高旷的碧天,与四周的旷野浑然一体,难以区分的情景。(2分)着一垂字,一个广阔的立体空间尽收眼底(构成人们自上而下的立体空间感),境界开阔。(1分)
(3)以无边无际的芳草,写家乡的遥远;(2分)以杜鹃的悲啼,写思乡的悲切(2分)。全词抒发了作者客居异乡、欲归不能的羁旅思乡之情,词中渗透着漂泊的疲倦感。(1分)
4、这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上片,前两句写远景,极尽空间寥廓之感,仿佛作者也随着浩渺的碧空和接天的芳草心驰神往,飞向远在天涯的故乡。在这种心情支配下,作者告诫自己:劝启莫上最高梯。这里没有多作说明,点到为止,欲说还休,含而不露,有委婉蕴藉之妙。
下片,
答:前两句写近景,抒发时光流逝之慨,说明春天已近迟暮,春天的大好时光已消磨殆尽,而客尚滞留,本已不胜惆怅,何况那声声杜鹃啼,更引起羁旅之人无限乡思。忍听,实际上是岂忍听之意。全篇主旨于结尾处点明。
赏析:
这首小令是即景抒怀之作,从结句看,所抒写的当是乡情。
小令不比慢词,没有铺叙,作者复杂的感情,起伏变化的心态,都必须压缩在不长的篇幅里。因此,语言必须凝炼集中而乂深沉蕴藉,才具有感人的力量,这首小令就有这个特点。
作者的立足点是楼上,从楼上看四周,一个广阔的立体空间尽收眼底。因为是晴天,没有浮云障目,极目远眺,晴朗高旷的碧天,与四周的旷野一同延伸到遥远的地方,无边无际,分不出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浑然一碧,似乎融进了无限浩渺的碧色海洋里,境界开阔。垂,能构成人们自上而下的立体空间感,如杜

的星垂平野阔(《旅夜书怀》)就是如此。
楼前芳草接天涯。楼前碧色的芳草随着旷野伸向遥远的地方,伸向天涯。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在古典诗词
中,芳草、春草似乎也和杨柳一样与离别有密切的关系,最早来自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维
《送别》: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7工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启南浦,伤如之何。白居易
诗:乂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李后主更进一步把离恨比喻为春草: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范仲淹词: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芳草远在斜阳外,其实都与芳草接天涯意思相近。周邦彦将前人诗句
灵活化用,便成新词。读着楼前芳草接天涯就可以想象他的乡情旅思也随着接天的芳草心驰神往,飞向远在天涯的故乡了。情思绵邈,无限低

《浣溪沙》古诗词阅读训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enjiaosuoa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