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语文
班级
一(1)班
内容
1 画
教学
活动
目的
知识和技能:
会认“远”、“色”等11个生字,会写“人”、“火”.
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科目
语文
班级
一(1)班
内容
1 画
教学
活动
目的
知识和技能:
会认“远”、“色”等11个生字,会写“人”、“火”.
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过程和方法:
自学--—小组探究—-——游戏稳固———课后拓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
教具
生字卡 事物投影仪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
学
导入情趣
交流去景区游览的内容和感受。
备注:
过
程
小组交流
推荐代表或自荐上台说
出示图画,知道看图
整体观察图画,这是一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
由远到近地观察这副山水画,图上画了些什么?
板书课题:1 画
初读古诗
看课本听老师范读.
自读,找出有后鼻音的字多读几遍。
指名读,评价。
三、认识生字
1.在文中找出生字,做上记号,读一读。
2.小组开“火车”读。
3.交流: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是怎么记的?
4.游戏“登山”。
四、精读古诗
1.古诗,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1)诗中说“山有色”,那么山会是什么颜色呢?
2)流水会发出“哗哗"的声音,为什么诗中却说走近流水仍听不到声音?
教
学
过
程
3)春天过去了花仍然在,人来了,?
3.再把课文完好地读一读,说说这那么谜语的谜底是什么,为什么?
4.指名朗读,评价。
5齐读
6老师引读美句前两个字,学生补充,齐背。
五、创设情境
1.如今谁想扮演一回小诗人,背背演演这首诗?可以做做动作。
2.指名学生上台背诵,点评.
3.齐背
画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