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对我国金融主要行业发展的影响
金树颖 谭欣
[摘 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金融业的金融格局,然而大数据对金融业产生影响方面的研究却处于初期探讨阶段。以此为背景,分析大数据在金融业
应用的现行业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大数据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应用更加广泛,通过运用数据化的运行平台,提供更为多元的金融服务产品、更加新颖的金融服务方式,使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运用更加广泛,影响更加深远。表1列示了金融主要行业服务方式转变情况。
二、大数据对金融主要行业的影响
(一)大数据对证券业的影响
“价格预测”对证券业产生的影响
证券业是金融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证券业进行“价格预测”可以更好地促进证券业的繁荣发展。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解决长期以来证券业“价格预测”可靠性的难题提供了契机。传统证券价格预测依靠专业人士的分析和历史数据的走向,预测的准确性仅依靠专业人士的判断和片面的数据集,预测结果带有更多的主观性。而在大数据时代,先进的数据处理体系和迅
速的数据处理过程,瞬间就可将复杂的证券交易信息进行整合与分析,并通过软件进行价格走向模拟,为各证券交易的“价格预测”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持[5](杜永红,2015);而且新兴的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方法也依赖于大量数据,其采用精确的数据处理手段,对证券业中的各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内在价值和影响证券价格的宏观经济走向、行業发展状况以及企业经营成果进行详尽的分析[6](腾磊,2016),从而提高证券业的“价格预测”水平,提高证券业投资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促进证券业繁荣与发展。
“风险管控”对证券业产生的影响
对于风险管控方面,证券行业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对其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券商拥有着大量的证券交易数据和客户资料,可以在投资选择、交易方式、交易者信用等级等多个方面依靠大数据技术,积极开展风险量化分析[7](庄臣,2017)。例如,通过这种证券交易数据和用户资料可以进行相应分析和建模,来判别不同客户群体的交易规律和风险特征,提高模型的风险敏感性度。通过资金数据,再与银行进行合作,深度挖掘客户的资产和资金规模信息,可建立相应的模型动态调整不同客户群体间的抵质押物比例,动态监控各项业务的风险敞口。
(二)大数据对银行业的影响
“信贷管理”对银行业产生的影响
银行的信贷管理一直是银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飞速发展创新,网贷业务也逐渐兴起。p2p网贷是在大数据时代迅速发展的一种贷款形式,是一种可以在互联网中直接进行的小额贷款形式,这种形式的出现,加速了小贷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为有贷款需求的小额贷款企业提供了一个选择方
式。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我国中小微企业已经超过7400万家,通过P2P网贷平台进行所需信息查询和利用的用户越来越多,网贷平台可以提供公平的交易服务信息,加快在线网贷模式的发展[8](韩浩,2014)。同时,传统的银行业信贷模式受到了网贷模式的冲击,这也在提醒银行业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加速构建网络银行模式,促进其快速发展,巩固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贷款模式在大数据的影响下由传统的抵押贷款到供应链金融再到小额贷款等不断发展,展示了大数据对“信贷管理”的影响过程。表2列示了我国贷款产品及服务效率状况。
“营销渠道”对银行业产生的影响
传统的银行“营销渠道”是在各城市中选择合适的网点,将金融产品进行传递,满足市场中各消费者的需求,为客户提供服务。而在大数据背景下,“营销渠道”的制定更多的是帮助投资者选择合适的投资,使市场更加有效,数据信息披露更加充分。大数据为金融产品营销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广的平台,可以帮助银行业开拓市场,更好地实现银行业的供需平衡。
(三)大数据对保险业的影响
“风险防范”对保险业产生的影响
保险业面临的风险十分多样,大数据环境下保险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可以获得丰富的风险信息资源,可以通过运用客户的身份信息和交易记录,对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与保险理赔相关的信息,降低了保险业的风险,进一步减少了投保人的责任,适当简化承保理赔手续,使得保险业的具体业务流程变得简单易懂。
“成本控制”对保险业产生的影响
行业成本控制一直以来都是需要解决的难点,保险业和银行业一样,大数据时代使保险业脱离了传统的保险柜台模式,通过使用自助终端等高科技软件和设备,客户可自主选择投保产品,并可同时进行对比;保险人也可以了解客户选择到的适合的保险产品是什么。大数据将各种保险业务和客户反映在一个网站中,减少了设置网点的成本和人工费用支出,降低了保险业运行的成本。
三、大数据为金融业
大数据对我国金融主要行业发展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