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经典古诗文,创书香特色校园》课题
美术类
公
开
课
教
案
兴仁县第七小学
老师:曾蓉
诗情画意
兴仁县第七小学:曾蓉
教材:《赏读经典古诗文,创书香特色校园》课题 研究
《赏读经典古诗文,创书香特色校园》课题
美术类
公
开
课
教
案
兴仁县第七小学
老师:曾蓉
诗情画意
兴仁县第七小学:曾蓉
教材:《赏读经典古诗文,创书香特色校园》课题 研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授课时间:2018年3月12日上午第3节
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目的: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过程和方法目的:培养学生的造型才能和想象才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
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范例等
学具:绘图纸、油画棒、彩色水笔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趣。
课件出现童声朗读《咏鹅》,激发学生回忆一年级学过的古诗,并描绘诗的含义,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中的情景。
小结:我国传统艺术的常见表现手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题:诗情画意
(二)课件出现诗画三篇《登黄鹤楼》《七步诗》《山行》
1、师:不同的古诗让我们读到不同的意境。
1)师:读了这首诗能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启发学生想象各种不同的情景。)
小结:以人或物为画面主体,着重描绘。人物的服饰、表情、动作要符合身份特点。要抓住最主要的物。
2)老师出示几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提出问题:哪幅作品最符合诗意?为什么?
2、欣赏课件中的图片,引导观察表现的特点及手法.
3、课件出示图片,以听一听,找一找,启发学生根据诗意找出相配对的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创作的特点。
老师小结:要画出诗中
第9课 诗情画意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