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案例:安徽舒城县城市特色风貌规划
█ 公共空间中城市文化的表达——以安徽舒城县为例
微信公众号:UPDIS共同城市一城一貌 VS 千城一面,看安徽舒城的城市文化如何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进行表达。作者:周 雁(深圳市城市规规划案例:安徽舒城县城市特色风貌规划
█ 公共空间中城市文化的表达——以安徽舒城县为例
微信公众号:UPDIS共同城市一城一貌 VS 千城一面,看安徽舒城的城市文化如何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进行表达。作者:周 雁(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黄治霖(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舒城,古称舒州。
舒城县与其他城市一样,面临“千城一面”的困扰,因而开展了城市特色风貌规划。本文围绕此次规划展开分析,重点以县城区的城市公共空间为对象,探讨如何有效的表达城市文化。
舒城,历史悠久,有舒城县家喻户晓的“龙舒八景”,也有保留较好的传统城市形态:鼓楼为心、护城河绕城、十字轴商街,外延出四门。
舒城县典型文化代表是古舒文化(春秋战国)、周瑜文化(三国时期)、梁祝文化(民间传说)、龙文化(图腾崇拜)、茶文化。图1 古舒城格局图(《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及舒城文化代表
舒城县公共空间在城市文化表达上的主要症结体现在城市公共空间格局模糊、滨水空间、城市公园广场及街区文化表达不够、文化氛围不够浓郁,无法凸显文化传承的特色。 图2 舒城县城航拍
宏观层面,重点关注县城区生态通廊、城市空间形态和公共空间格局;中观层面,针对滨水空间、公园与广场、特色街道和文化印记明显的空间节点分项研究,建立公共开放系统;微观层面,针对某类型空间的建筑色彩与风格植入文化烙印。
在公共空间与文化的对应关系中,本次规划引出了正负双向的反馈体系。
正反馈:通过建立文化表达路径实现对城市文化的正向链接,采用某重点表达策略,从而建立以公共空间为导向的文化表达。
负反馈:以某些需要重点表达城市文化为出发点,构建负反馈的表达路径,找寻合适的公共空间类型,以落实城市文化。备注: 实线——正反馈 虚线——负反馈图3 公共空间在城市文化中的表达策略图
——打造三重城郭,突出空间特色
一重城郭:龙舒老城,由老城水环围合而成,传承古城风貌;
二重城郭:水韵新城,由新城绿环围合而成,结合绿色开放空间设置,营造活力外围新城;
三重城郭:舒怡绿城,由绕城绿环围合而成,结合农业观光园和防护绿带打造城郊活力环线。图4 三重城郭示意图
结合老舒城八景,打造新“龙舒十景”,形成舒城特色文化风貌体系。图5 新“龙舒十景”展品牌文化
——理水增绿,打造三河十园八街区,重塑龙舒古韵
理水增绿,形成绕城绿环、新城水环、老城水环“三环”绿脉结构,植入主题文化空间,构筑三河十园八街区;在县城区四角规划“四季”田园,在门
规划案例:安徽舒城县城市特色风貌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