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读书笔记
篇一:?谈美?读书笔记
美学初探
——?谈美?读书笔记
杜鹃 1090100084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这部文艺理论的著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循循善诱的启发,引领我们如何进行“审美〞及如何“创造美〞,赋予我们与快感〞、“美感与联想〞、“把考证和批评认为是欣赏〞,以及“自然美〞这一矛盾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和论述。
可以看到,无论是普通人还是著名学者,都对“美感与快感〞产生过一定混淆,即便弗洛伊德也将“在文艺作品中被满足的性欲〞当成美感。但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那么起于与实际要求的满足。由于快感离实际的人生距离太近,那么并不是美感。而真正的美感,是可以独立于人的根本生存需求而存在的。就如希腊女神的雕像,她即便对于人类最最根本的生存需求来说是“无用的〞,但这座艺术作品的美依旧是不可被否认的。
那么,联想是不是美感呢?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根底,因此艺术是不能离开联想的,但是,联想却是“辗转不止的乱想〞,与人聚精会神地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所产生的“美感〞是有区别的,而且美感是不带思考的,联想那么难免带上个人的思考,不能使人“一心一意〞地进行审美活动。
朱光潜先生还对一些误“将考据、批评当作欣赏〞的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考据所得的知识可以作为进行欣赏活动的准备,然而假设只是了解了知识并不能走入文艺的领域。而一些“不会创作〞只会进行“批评〞、或者按照固定的标准评判作品好坏的学者,那么只是抱着“科学的态度〞的冷静的、不加情感的“批评家〞。他们站在作品之外、不能感受到“身在文章中的身临其境感〞,又如何得到真正的美感的经验?因此,考据和批评都不是欣赏。然而他还主张,欣赏也离不开考据与批评,应该先进行脚踏实地考据的,再进行的活动。
而在历史上引起过剧烈争论的“自然美〞这一概念,更是容易使人陷入审美的误区。一般人常认为的“自然美〞,好似以为即使没有人去领略它,美依然在那里。然而朱光潜先生那么用一副“线条〞图为例,让读者亲自体验审美的过程,证明了“自然美〞
其实是一个矛盾的概念。如果人们觉得“自然美〞,其实自然就已经经过艺术化成为了人为的“艺术品〞,是经过人情化和理想化的,不再是粗糙的自然了。
而主张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人们那么是误用了“自然美〞这一本身就矛盾的概念。他们主张“自然的美丑与艺术的美丑是一回事〞、“艺术美就是从自然美中模仿出来的〞。然而作者却举了两个例子来驳斥这样的主张——“自然美也可以化成艺术丑〞、“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而“自然美〞这一概念其实已经包括两个含义,即“事物的常态〞和“艺术美〞。这两种主张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三. 如何创造美?
在前面的章节中,朱光潜先生先是告诉了读者“什么是美感〞,并且帮助读者理清了“关于美学的几个误区
〞。再启发读者“如何欣赏美〞之后,朱光潜先生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探讨了“如何创造美〞。
在阅读这几个章节后,窃将创造美的过程比作同一个“建房子〞的过程——从儿时游戏中获得的体验为地基,以模仿为砖,以想象为瓦,以情感为水泥,以格律为结构,以灵感为色彩。
创造之中有欣赏,但创造却不全是欣赏。欣赏只是要见到一种意境,而创造要把这种意境外射出来,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活动。而获得创造这一过程的体验,早期往往是从游戏中获得的。艺术和游戏一样,都是讲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这个意象便是情趣的集中点,并且将其外射,变成一个具体的情境,这便是创造。除此之外,这两项活动的进行中都会到达一种“聚精会神〞的状态,并且都带有移情作用,而且都可作为一个“理想世界〞来抚慰情感。
不同的是,艺术带有社会性,并且需要由“作品来传达〞。
想象的作用那么表达在“将已有意象进行重新配合〞。通过“分想〞,人们能从旧材料、平常的事物中选择出“孤立的〞、具有“特殊美感〞的意象;而通过联
想,人们运用象征的手法,到达“寓理于象〞。
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协调,便可形成完整有机体。通过运用想象,艺术家们或从主观出发,或从客观出发,辟出实际人生和艺术中一种距离,到达使观者获得美感体验的目的。
在艺术方面,受情感饱和的意象又是嵌在格律里面的。格律本为自然律,后来进行总结后变为了标准律。
是否有能力驾驭格律,或者是反被格律驾驭那么是衡量“艺术家〞的标准。能否打破“从心所欲〞和“不越矩〞这个矛盾,那么是对“大艺术家〞的必要要求。
我认为,模仿那么是对于创造的一种“材料积累〞。朱光潜先生指出:“创造时旧经验的新综合,就经验大半得效仿模仿,新综合那么必自出新裁。〞而“熟能生巧〞这一成语便是印证了这一点。但但凡艺术家都需要诗人的妙悟和匠人的手腕。如果说匠人的手腕是一种对前人模仿而获得的材料,那么诗人的妙悟就是将其升华。
最新谈美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