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节日教案
中国的节日教案 1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
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背诵课文。
了解传统节日的知识。
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
背诵课文花灯
清明节扫墓
端午节赛龙舟 , 吃粽子 , 插艾叶
乞巧节牛郎织女相会
中秋节吃月饼
重阳节敬老、踏秋、赏菊、登高
总结 : 同学们 , 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是中华民族生活习性、民族心理的有力体
现 , 还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象征。希望同学们会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去探究丰富多彩的节日 , 了解有关传统节日更丰富的内容 , 也希望下节课我们能有更多的收获 !
学习本课 , 要以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为核心。教师可以以小题目研究为基本形式 , 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 , 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确定研究小主题 , 在活动中采用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动手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亲身体验、展示与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 通过传统节日这个窗口 , 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 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 拉近学生与传统节日文化之间的距离 , 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 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 提高学生的民族人文素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会写本课“贴、扫”等 9 个生字。
感受节日气氛 , 培养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一识字写字
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
出示菊花图 , 让学生认识菊。由小船的图片 , 认识舟。
让学生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 , 识记字形。占- 贴、传 - 转、气 - 乞、市 - 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 课件出示句子 )
爱惜粮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每天过年的时候 , 我们全家一起吃团圆饭。
闹钟响 , 我知道要起床了。
星期天 , 我们班的同学义务去扫大街。
写字指导。
巩固字音、字形。
本课后鼻韵母的字比较多 , 如“统、巷、堂、郎、饼、赏”等 , 学生一起反
复读几遍。
相近的字 :
般- 船- 舟、扫 - 雪、团 - 困、闹 - 闯、传 - 转。
观察发现。难写的字 : 街、闹。
重点讲解。
艾: 撇捺都要写得舒展 , 上面横画一定要写长点 , 撇捺交角稍微大点 , 这样字就写得美观。
热: 下面的四点排列要注意方向 , 第一点向左 , 二、三点向下 , 第四点向右。
舟 : 第一撇是斜撇 , 第二个撇要写成竖撇。
转: “车”的下面横画变成提 , 写的时候要注意。二拓展实践
我国的 . 传统节日数量很多 , 刚才说到的还只是影响力、最普遍的几个 , 除此
之外 , 许多少数民族也都保留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 请同学们课外的时候去搜集一些少数民族的节传统节日吧。
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很多 , 教师可以着重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可以分小组学习 , 然后集体汇报 , 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识字 2. 传统节日
节日名称风俗习惯
春节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清明扫墓
端午赛龙舟吃粽子艾香
七月七乞巧
中秋吃月饼
重阳敬老赏菊登高
部分传统节日的时间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 , 如 : 春节 ( 农历一月一日 ) 、元宵节 ( 农历一月十五
日 ) 、清明节 (4 月 5 日)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 、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 ) 、重阳节 ( 农历九月九日 ) 、除夕 (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 ) 等。
有关节日的古诗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嫦娥 ( 唐)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 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 , 碧海青天夜夜心。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 )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 , 彝族人民就会穿上节日的盛装 , 载歌载舞 , 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到旷野中游行。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 , 傣族人民用相互泼水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达努节 , 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这一天 , 人人华服艳装 , 走村串寨访亲问友 , 互庆丰收。村村寨寨敲起铜鼓 , 载歌载舞
中国的节日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