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 C0101/ 增压机 C0102 抢修方案
编制:李 世 伟
审核:
审定:
批准:
2017-06-20
一、工艺简介
空气进入空气压缩机 C0101 ,由空气压缩机进口导叶控制流量, 经一级压缩备检修程序及要求:
(一) 拆卸。
1、 拆卸增压机进出口短接前,将百分表架在窝壳与箱体上,同时在联轴器上架设水平和垂直 两个表,测量并记录各百分表的变化情况,然后拆除增压机,妥善放置于枕木上。
2、 将多块百分表架在窝壳与箱体上,同时在联轴器上架设水平和垂直两个表,然后逐级拆卸 压缩机进出口管道,测量并记录各百分表的变化情况(用表格记录),观察管道应力对蜗壳的形变 的影响,拆卸后应及时包扎好管口。
3、 检查联轴节间距
用游标卡尺先测量出 L3和L4的值(测四个点,取平均值)。
拆联轴器螺栓前,用百分表 1、2架在箱体和联轴器之间,将联轴器螺栓拆卸后,观察联轴器
是否对缸体产生形变,并做好记录。
拆除联轴器膜片后,将联轴器中间短接的一端回装到减速箱联轴器上,,将减速器联轴器推向 压缩机贴死,将压缩机联轴器推向主推端贴死,再测量轴间距进行比较。测量完毕后,将联轴器短 接拆除。
4、 检查压缩机主动齿轮轴的推力间隙并记录。
5、 拆卸三级齿轮轴的端盖,确认空压机齿轮箱上部无任何连接物,起吊空间足够,确认齿轮 箱两侧轴承的上端面固定螺栓(下端面固定螺栓可不拆或松动就行)、齿轮箱中分面螺栓、定位销 已完全拆除后,在中分面对称处用顶丝同时将齿轮箱上部顶开,在齿轮箱上下部完全顶开亮光的情 况下,将齿轮箱上部和压缩机增压机一起用手动葫芦小心平稳吊离齿轮箱。再一次复核并记录主动 齿轮推力间隙,拆卸主动齿轮轴油封压盖,并取下大齿轮油封的上下半部分,由仪表人员配合拆卸 对应的温度探头、振动探头、位移探头等。
6、进行以下检查:
在轴承中分面螺栓未拆时,用塞尺检查轴承端面和轴承座间隙。然后拆除轴承中分面螺栓, 将上部轴承拆卸。再用塞尺检查轴承端面和轴承座间隙,与未拆螺栓时进行比较。(此时推力间隙 调整垫片最好不拆,轴承端面固定螺栓处于松弛状态,转子不能接触推力轴承)
用塞尺测量大齿轮轴承与轴侧面的间隙情况,以此来初略判断大齿轮两侧轴承座的同心度情
况。
检查完毕后,在可行的情况下,将前后主轴瓦沿轴线方向翻转 180 °,利用杠杆表检查主轴和
缸体的垂直度。
将上缸体翻转 180 °,用假轴检查上缸体轴承座同心度。
7、拆卸主轴旧轴承。
8、清理卫生,准备回装
(二)回装
1、回装程序原则上与拆除程序相反。
2、更换符合要求的主推轴承,用塞尺再次检查轴承端面与轴承座间隙。在推力轴承与调整垫 片之间加不锈钢薄垫片的方法来调整轴承座轴向与其端面不垂直所造成的误差,来保证推力轴承与 推力盘接触良好。
3、检查轴承间隙,合格后仪表回装探头线。
4、检查主动轴的窜量并记录。
5、回装上缸体,再次检查轴的窜量并记录。
6、回装各接管前,将多块百分表检测各级叶轮窝壳、减速箱箱体。逐级回装压缩机进出口管 道,并检测记录各百分表的变化情况(用表格记录),观察管道应力对蜗壳的形变的影响
7、回装联轴器短接及护罩。
八、检修技术要求
检修数据
项目
要求值
检修前
检修后
1
联轴节轴间距2794mm
2794
4
压缩机大齿轮串里
未查到相关数据
5
压缩机大齿轮轴承径向间隙(靠齿轮箱端)
未查到相关数据
6
压缩机大齿轮轴承径向间隙(后端)
未查到相关数据
7
一二级转子前轴承径向间隙(靠齿轮箱端)
未查到相关数据
8
一二级转子后轴承径向间隙 mm (后端)
未查到相关数据
9
三级转子前轴承径向间隙(靠齿轮箱端)
未查到相关数据
10
三级转子后轴承径向间隙 mm (后端)
未查到相关数据
11
增压级转子前轴承径向间隙(靠齿轮箱端)
未查到相关数据
12
增压级转子后轴承径向间隙 mm (后端)
未查到相关数据
13
拆掉增压机、未拆箱体上盖、未拆联轴器时的
推力的推力间隙
14
未拆箱体上盖时的推力间隙
15
拆掉箱体上盖时的推力间隙
九、计划进度表:
十、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注意事项
1、环境因素识别
序号
作业内容
环境因素
备注
1
砂轮切割、打磨
粉尘排放、噪声排放、电能消耗
2
焊接作业
弧光排放、噪声排放、固废排放、废气排放、电能消
耗
3
检修作业
固废排放
由供应统一回收
4
叉车运输
空压机检修方案最终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