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浅谈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科技信息SCIENCE INFORMATION 2022年第7期●科浅谈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刘经纬倪慧(东北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类文明的开展史实质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历史。
文明衰退与环境的关系
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反映人类文明的兴起与衰落。人作用于环境的强度一定要适度,一旦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文明必然衰退。古代“四大文明〞中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巴比伦文明都是由于文明诞生地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进而导致文明衰退。
同样,工业革命在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开展的同时,也造成资源枯竭、大气污染、土地沙化、森林危机、生物灭绝、酸雨污染等等生态问题。这些问题不断从区域性向全球性扩展,从中等规模破坏向大规模破坏开展,致使人类面临
“不可持续开展〞的危机,人类文明能否继续开展受到质疑。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我们更应该看到本质,自然环境被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资源的承载力。
农业文明时期,农业的产生与开展使自然平衡和原来生态系统内在的稳定受到强大冲击。多种多样的植物被种类很少的庄稼所代替,开辟的土地只有局部时间得到利用,人工改造自然的力度超出自然本身承受的能力,最终造成自然环境退化,文明走向衰退。工业文明亦是如此。人类以自然主人自居,征服和主宰自然已成为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主要战略。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加工重组各种物质,将天然自然更多的转变为人工自然,无视了自然、生态系统对工业开展的承载力,破坏了人与自然原有的和谐。
缺乏理性的哲学观和价值观
以人是自然主人为哲学依据和以人为中心的实利主义价值观是古代文明衰退、近代工业文明面临危机的又一原因。在这种哲学观和价值观的诱导下,人类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本着“资源无价,环境无限[2]〞的错误思想,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采、工业化生产,只索取、掠夺,不付出、保护,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致使自然资源供不应求,从而严重干扰自然界原有的物质平衡与循环。
缺乏整体协调观念
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只是单纯注重对物质财富增加、经济增长、生产效率提高的追求,无视环境保护、社会公正,全球协调等重大社会问题。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各种竞争日趋剧烈,更加鼓励人们通过获取生态环境带来经济效益,进而引发人类无限度地开发、浪费自然资源,破坏地球结构等生态问题,使“人异化为工具和物质的奴隶[3]〞,使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失调。从古代文明衰退消失,工业文明开展受到阻挠的原因背后我们应该认识到:文明能否延续、传承,不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如何,而取决于人对环境的态度以及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发挥。同样,人对环境的征服强度、利用程度并不是无限的,也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它还要接受环境本身承受能力的考验。因而,文明进步与否取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协调、适度和合理,人是否真正遵循了自然环境本身具有的客观规律,如果违背自然环境的客观规律,人类文明必然为之付出代价。
三、环境破坏导致文明衰退的启示
人与自然环境能否协调开展,不仅仅在于人类文明能否延续,而且直接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开展问题。人必须与自然和谐、共同开展,否那么人类将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最后消灭人类自身。
【精选】浅谈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