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封建史学的成长时期—秦汉
第一节秦汉史学和秦汉政治
第二节司马迁与《史记》
一、司马迁生平
二、《史记》的内容
三、《史记》的价值
四、《史记》的注本
第三节刘氏父子和典籍校雠
第四节班固与《汉书》
秦泰山刻石
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
秦刻石
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
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
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
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
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
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谶纬
所谓的“谶纬”,其实是“谶”与“纬”的合称。
“谶”是用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上天的启示,向人们昭示未来的吉凶祸福、治乱兴衰。谶有谶言、图谶等形式。
“纬”即纬书,是汉代儒生假托古代圣人制造的依附于“经”的各种著作。
一、司马迁的生平
司马迁(前145—前87年),字子长,生于龙门(陕西韩城县)。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匮之书。五年而当太初元年, ········天历始改, ········ 。於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於缧绁。
二、《史记》的内容
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
太史公曰: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百三十篇。
三、《史记》的价值
(1)首创纪传史体
(2)史料丰富、选择精良
(3)进步的历史观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4)无韵之离骚
(1)首创纪传史体
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迹
表: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
书: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史
世家:先秦各诸侯
列传:历代有影响的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是外国史和少数民族史)
本纪
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
【中国史学史】第二章 封建史学的形成时期2.2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