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一 盏 心 灯 照 亮 自 己
— 读《研培业务读本》第三章 幸福教育修炼有感
老师进修学校师训部 刘玉桓
2021年下学期为了进一步增强全体老师的研培才能,加点 一 盏 心 灯 照 亮 自 己
— 读《研培业务读本》第三章 幸福教育修炼有感
老师进修学校师训部 刘玉桓
2021年下学期为了进一步增强全体老师的研培才能,加强自身修养、营造学习气氛,学校为我们编制了《研培业务读本》(一),细细品读,感触颇多,尤其是幸福教育修炼一章让我懂得教育是一种修行…(精品文档请下载)
静夜品读,在一个个禅门故事里,我觉得我们应该跟禅师学做老师,虽然我们从不信佛、从未参禅,但我们可以从禅门典籍中悟道,对教育、教学就会有返本归宗又别开生面的发现。(精品文档请下载)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小尼姑茹素问师父:“我自小便遁入空门,一心只求佛法,在红尘外日日诵经礼佛,可为何经文读得愈多,心中的私念却不减反增呢?我该如何是好?”师父说:“回去点一盏灯,使它既能照亮你,又不会留下你的身影,你就可以通悟了!”许多年后,山上多了一座庵,大家都称它为“万灯庵”,因为其中点满了成千上万的灯。万灯庵的住持,就是当年的茹素。虽然年事已高,并有上百名徒弟,但她仍不快乐。虽然她每做一桩功德,都点一盏灯,但无论把灯放在哪个位置,哪怕用一片灯海将自己围住,她仍然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甚至,灯愈亮,影子愈显;灯愈多,影子也愈多。她满疑心惑,但师父已经去世,她已无人可问了。直到圆寂前夕,她才豁然开悟。她终其一生所寻找的答案,在万灯之间没能找到,却在黑暗的禅房里悟到了:只有抛弃身外之灯,点一盏心灯,才能真正照
亮自己。(精品文档请下载)
故事告诉我们外在的光亮是靠不住的,必须点亮内心的灯盏,最重要的,是向内寻求自心、自性的东西——点亮自己的心灯,才能永远远离黑暗。(精品文档请下载)
假设人人都能点亮心灯,世界将不再黑暗。
就教育本质而言,无数个专家学者有无数多种解释。我更愿意简单理解为:教育,就是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和启迪他们自己去考虑该怎么做,去探究怎么做更好——点燃,是关键,也是核心。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智慧的火焰。”点燃智慧的火焰,必先唤醒生命的自觉,点燃学生内心的灯盏——对爱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对将来的憧憬。有向往才会有追求,有渴望才会有奋斗,有热爱才会有拼搏,有憧憬才会坚决和坚信。(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点燃心灯。
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灯,必须靠老师的心灵之灯,必须先点亮老师的心灯。教书育人,以传播真善美为己任,心中无明、无光,肯定不行。尽管今天,教育的现实,惨重而困难,靠我们薄弱的力量去改变,很难,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改变自己的内心,改变自己的世界观。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说说老师的心灵生活,说老师的精神相貌和职业状态,这并非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直面现实后的一种退守和承担。而引导每个人回到自己,向自己的内心寻求抚慰和支撑,这是禅宗的主旨,其实也是教育的原那么。
(精品文档请下载)
尽管教育一直是孤独者的事业,但是没有哪个时代的教育,像今天这样,特别需要老师内心的力量。教育这一职业特
点一盏心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