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银屑病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4页
定义
病因及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及护理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4页
一、定 义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清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易复发的炎症性皮第五十四章银屑病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4页
定义
病因及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及护理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4页
一、定 义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清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易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
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4页
二、病因与发病机理
病因尚未清楚;
目前认为是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
是一种免疫性疾病。
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4页
20%左右有家族史,多基因控制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关基因定位于人6号染色体(17q)。
同卵双生者发病率为23%,单卵双生者70%;
HLA-І抗原:Cw6、Cw2与银屑病密切相关;
(一)遗传因素
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4页
(二)环境因素
感染:链球菌
精神紧张
应激
妊娠
吸烟
药物作用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4页
(三)免疫因素
Th细胞起关键作用
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4页
一般特征
年龄
季节性
地区
病程
分型
三、临床表现
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4页
临床分为4型
寻常型
脓疱型
关节病型
红皮病型
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4页
寻常型银屑病
好发部位
皮损特点
自觉症状 、病程
分期
组织病理改变
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4页
1、好发部位:
头皮、四肢伸
侧;尤其是肘
膝和骶尾部;多对称发生。
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4页
2、皮损特点:
初期为红色丘疹和斑丘疹,上覆薄层银白色鳞屑。
后期为红色斑块,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
蜡滴现象、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征。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4页
1)境界清晰
2)厚层鳞屑
3)束状发。
头皮的损害: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4页
甲损害:
轻者:甲板上顶针样点状凹陷。
重者:无光泽,横沟、纵嵴、肥厚、甲剥离、畸形或缺如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4页
3、自觉症状、病 程:
瘙痒, 轻重不一。
慢性,冬重夏轻, 易反复发作。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4页
4、分期:
进行期:有新发皮损,炎症重,色鲜红,鳞屑较厚,有同形反应(Köebner Sign)。
静止期:无新发皮损,旧皮损不消退,有较厚鳞屑。
消退期:炎性消退,颜色变淡,数目减少,愈后留下色素沉着或减退斑。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4页
男性多见,常继发于银屑病反复恶化后,大多数与其它几型并发。表现为非对称性外周多关节炎,以指(趾)末端小关节多见,可有全身症状。
X线检查呈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但类风湿因子阴性。
关节病型银屑病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4页
发病率约占银屑病的1%,多数是在寻常型进行期应用刺激性较大或较强药物或长期服激素治疗停药而致。
皮损为弥漫性潮红、大量糠皮样脱屑,点状出血可消失,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红皮病型银屑病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4页
泛发性 少见,多为青壮年,寻常型治疗不当后出现。发病急剧,伴全身症状,皮损为炎性红斑,表面密集无菌小脓疱,可扩大融合成脓湖,成批出现,累及广大皮面,愈后差。
局限性限于掌跖部,可转变为泛发性。
脓疱型银屑病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4页
四、诊断
好发部位
皮损特点
病程
病理改变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4页
病史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4页
鉴别诊断
好发于头皮、耳、胸、背部等。
红斑表面有油腻性鳞屑
刮之无点状出血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4页
皮损为圆形、椭圆形的玫瑰色斑疹,以躯干及四肢近端为主。
躯干部的皮损长轴与肋骨平行。
病程有自限性,一般在4~8周左右自愈。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4页
3.头癣
皮损有灰白色糠状鳞屑。
断发及脱发。
真菌阳性。
儿童多见。
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34页
皮损为稍高起皮面的多角形扁平紫红丘疹,表面有腊样光泽,鳞屑薄而紧贴,常有剧痒。
皮肤及粘膜均可发病。
组织病理有特点。
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4页
二期早发梅毒疹最常见的是玫瑰疹。
自觉症状轻微。
数周后逐渐消退,不留痕迹。
梅毒血清学阳性。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
第五十四章银屑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