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宝鼎现•红妆春骑翻译赏析
《宝鼎现•红妆春骑》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刘 辰翁。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 底。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由三百人组成,一人十指,故 称“三千乐指”。
(17) 拥髻:谓捧持发髻,话旧生哀。
(18) 鲛珠:神话传说中鲛人泪珠所化的珍珠,此指眼泪
(19) 霓裳:《霓裳羽衣曲》与《霓裳羽衣舞》的略称。
【翻译】 红妆盛艳的佳丽骑马游春,踏着婆娑的月影,高竿上彩旗如林, 在闹市华街穿游追寻。 迤逦的楼台歌舞一眼望不尽, 随着丽人们秀足 莲步带起了脂香弥漫的微尘。 幽婉欲断的箫音,呼唤着彩鸢期约归去, 今夜不用怕执金吾的呵禁。 皇帝车辇正从大路驶过, 闹市的喧哗暂时 静息,只听歌女们欢歌四起。
宣和年间的繁华旧事父老们还有记忆, 北宋沦亡了, 抱着金铜仙 人,如流水般洒落清冷的泪滴。南宋承平,又能环顾临安城沙河塘的 繁华美丽。河面上灯烛倒映,明光闪烁是连绵不断的宅邸。帘影忽儿 凝定,又忽儿散开化成一片彩锦,灯光灿灿 OrG的涟漪。月色浸润着 西湖的十里深碧。 看那些往来游春的神仙般的美女和才子, 谁肯将菱 花镜儿打碎,亲人分离?
令人断肠悲凄呵那些骑着竹马嬉戏的小儿女, 空自听说大宋宫廷 的盛大乐队拥有三百乐伎,久久地期待,春天不归来,待到春天归来 时,人已昏昏欲睡,错过它的归期。又在灯前捧着发髻诉说往日的哀 凄,暗暗坠下珍珠般的泪滴。 即使当时亲眼看见《霓裳》乐舞的盛况, 而今也是天上人间永相隔,犹如在梦里。
【赏析】
这首词分三段分别写北宋、 南宋及作词当时的元宵节场景。 因此 形成强烈的对比,以现作者悼念恨怅之情。
此词上阕写丁酉元夕灯市的热闹场景, 暗示怀旧主旨。 中阕开头 直抒怀恋前朝之意。下阕写前朝遗民,暗地垂泪,缅怀往事,徒有天 上人间之感,更使人无限伤悲。词意凄婉,韵味深长。在词中作者用 大量篇幅回忆宋代元宵节繁华、 热闹的景象, 抒发了自己的亡国之痛 和“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感慨。
一阕写北宋年间东京汴梁元宵灯节的盛况。着重写仕女的游乐, 来衬托昔日的繁荣景象。 旧时女子难得抛头露面, 写她们的游乐也最 能反映其时繁华喧闹的游众之乐。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 三句写贵妇盛妆出游,到处是香车宝马;官员或军人也出来巡行,街 上旌旗遍布。这里略用诗句“南陌青丝骑, 东邻红粉妆”(沈佺期《游 夜》)及“牙旗穿夜市” (苏轼《上元夜》)的字面,化用自然,贴切 无痕。
接着便写市街楼台上的文艺表演,是“望不尽楼台歌舞” ,台下 则观众云集,美人过处,尘土也香气盈盈( “习习香尘莲步底” )。钟 情怀春的青年男女在此良宵美景之中, 恋爱时有发生。 钟陵西山游帷 观,每至中秋,游众甚多。大和末年,有一叫彩鸾的绝代女子和一前 观中的书生相恋,结为夫妇。 “箫声断,约彩鸾归去”即用此事来摹 写男女恋爱情事。古代京城有执金吾(执金吾)禁夜制度, “唯正月 十五日夜,敕许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 ”“未怕金吾呵醉”写出元夕 夜禁令不张,自由欢乐的氛围。紧接着“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 歌起”一句,写在皇家车骑行经的道路( “辇路”)人声嘈杂,突然又 鸦雀无声,原来是著名歌手开始演唱了
以上写
古诗宝鼎现红妆春骑翻译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