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1 -荒漠化的治理.ppt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人类经济活动
干旱、半干旱
半湿润
耕地退化
草原退化
森林退化
土地沙漠化
石质沙漠化
次生盐渍化
气候变异
土地退化
石质荒漠化:
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表现尤为明 量
小 大
自然景观
沙漠、戈壁
荒漠草原、草原
干旱地区
干 旱
半干旱
农业特色
绿洲农牧业
草原畜牧业、灌溉农业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气 候 干旱
风力作用显著
形成大 片戈壁 和沙漠
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多大风天气
风沙活动强烈
荒漠化威胁大生态环境脆弱


降水的变率大
加剧
抑制
温带
大陆性
气候
出现异常
使脆弱的
生态环境
失衡
荒漠化
气候是影响荒漠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2、有人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其结果是土地荒漠化〞。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说出你的理由。
此图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分布
二、荒漠化的成因

气候干旱:土质疏松,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促进土地 荒漠化进程。
气候异常:降水的年率变化大。
过度樵采
在西北农村地区,由于缺乏能源,人们樵采天然植被作燃料;另外,有的地方为增加经济收入,大量采挖药材、发菜等,更严重破坏草场。
二、荒漠化的成因

〔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 2) 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过度
利用和不合理利用。
为了增加收入
无节制采挖药、菜
严重破坏草场
人口激增
加速荒漠化
燃料需求多
樵采天然植被
破坏固沙植物
(1)过度樵采
(2)过度放牧
(2)过度放牧
短期的
经济利益
加速草原退化
沙化进程
超载
放牧
草场载畜
量降低
牧草生长
能力 土壤
结构被破坏
土地
沙化
水井周围因
过度利用和
践踏而出现
裸露地面
掘井带来的负面作用
水井少
水井多
在以井为中心的
裸地之间还有大
片正常的牧场以
维持牲畜的生存
裸地连成一片
导致整个牧场
的消灭
(3)过度开垦
沙区边缘
本身存在着荒漠化的威胁
从事农业生产缺少防护林
沙质土壤极易遭受风蚀
经济效益差而弃耕
植被恢复困难
荒漠化
生态用水紧张
次生盐渍化
盲目扩大开垦规模
人口压力
耕作技术落后,
灌溉措施不当
气候干旱
荒漠地区
水资源利用不当
胡杨树具有很强的耐干旱、耐盐碱特性,是防沙治沙的优良树种。新疆胡杨林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流域,面积在600万亩以上。新疆胡杨林之所以发生大面积死亡,是由于塔里木河的水量锐减造成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塔里木河上游大规模开荒造田,用水量猛增,致使中下游河道的来水量逐年减少,到1972年,下游320公里河道彻底干涸。
水资源利用不当
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加上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出现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次生盐渍化。
荒漠化防治 ——三项内容、两条原那么、一个重点
三方面的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开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两条原那么: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一个重点: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干旱内陆区
合理分配河流水资源
草原牧区
减少水井数量
改善灌溉技术
农耕区
推广节水农业
海陆位置
西



降水量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绿洲地区
缺水源地区
外围沙漠边缘
前沿地带
内部
流沙地区
封沙育草
乔 灌结合的防沙林带
农田防护林
设置沙障工程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自然的差异
土地的适宜性
宜林那么林
宜牧那么牧
现有林地
绿洲边缘的荒地和灌草地带
已荒漠化的地方
作为防护林
开展林、牧
退耕
还林
还牧
〔4〕采取综合措施,
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破坏植被
砍柴伐薪
缺乏
能源问题
解决措施
营造薪炭林
兴建沼气池
推广省柴灶
风能、太阳能
〔5〕控制人口增长
“三北〞防护林分布在我国生

21 -荒漠化的治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天道酬勤
  • 文件大小5.36 MB
  • 时间2022-03-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