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诊断
主要脏器的正常及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
肝脏
胆囊
胰腺
脾脏
肝脏的超声诊断
★肝脏常用的切面
★ 正常肝脏解剖及声像
★ 常见肝脏病变的超声诊断
★常用切面
剑突下
肋弓下
肋间
现
邻近血管、胆系受压
高回声、等回声
声晕
血流丰富
多为动脉血流
常合并肝硬化
血管中断
血管绕行
★弥漫型肝癌声像图特征
① 肝实质回声弥漫性紊乱,肝内可见许
多1cm左右小结节,与肝硬化类似
② 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癌栓
肝内血管紊乱
弥漫多发小结节,
类似肝硬化
门静脉癌栓
弥漫型肝癌
肝内血管紊乱
★小肝癌声像图特征
好发部位:肝各个部位
病变形态:类圆形
病变边界:境界清晰、声晕
病变回声:低回声,前方回声轻度增强
病变血流:血流信号较丰富,多见动脉血流
周围表现:肝硬化表现
边界清晰,声晕
均匀低回声,
前方回声增强
血流丰富
动脉为主
转移途径
门静脉:胃、食管、肠、胰腺、胆囊子宫、
卵巢
肝动脉:肺、肾脏、乳腺、甲状腺、淋巴系统
淋巴道:胆囊、盆腔、腹膜后
直接侵犯:食管下段、胃、结肠、胆囊、胰腺
转移性肝肿瘤
★肝转移瘤声像图特征
数目及大小:多发、大小不一、图像特征相似
的占位病变
病变形态:类圆形、不规那么形
病变边界:低回声晕、靶环征、牛眼征
病变回声:多种多样
病变血流:血流信号不丰富
周围表现:极少有肝硬化、门静脉癌栓
多发、大小不一、
图像特征类似
牛眼征
靶环征
牛眼征
血流少
■ 生长极慢的良性病变
■ 内含液性成分
单纯性肝囊肿
★单纯性肝囊肿声像图特征
肝内可见无回声暗区
壁薄、光滑
后壁回声增强
内无血流
肝脓肿
分类: 细菌性 阿米巴性
易感者:糖尿病、免疫耐受者
临床表现:发热、右上腹痛、肝大
★肝脓肿声像图特征
1、肝增大
2、肝内出现低或无回声区,壁厚欠
光滑〔脓肿壁〕
3、脓肿壁及其周围可见血流,液性
暗区内无血流
无回声区,壁厚不光滑
无回声区,壁厚不光滑
治疗前
治疗后
肝硬化
种类较多,最常见是门脉性肝硬化
根本病理改变:肝硬化结节形成
门脉高压
★肝硬化声像图特征
肝脏形态:形态失常
肝脏大小:早期增大、晚期缩小
肝脏轮廓:肝边缘凹凸不平,菠萝肝
肝脏回声:回声增粗、不均匀、硬化结节
肝脏血流:血管走行紊乱
其他并发症:
门脉高压:门静脉增宽、侧枝开放
脾大、腹水
右肝缩小
肝外表凹凸不平
肝内回声增粗
正常肝
肝硬化结节
肝硬化结节
门脉高压征像
1、门体静脉侧支循环形成
附脐静脉开放
胃左静脉扩张
2、脾大、脾静脉扩张
3、腹水
附脐静脉重开
脾静脉瘤样扩张
胃底静脉瘤样扩张
脾大
大量腹水
脂肪肝
病因
酒精性肝病、肥胖症、高血脂症、长期营养不良、药物或化学毒品中毒性肝炎、肝炎恢复期、内外源性皮质醇增多、糖原沉积病及囊性纤维病等。
★弥漫浸润型脂肪肝声像图表现
肝脏增大,边缘变钝
肝实质回声近段密集明亮,后段回声衰减
肝肾比照征阳性
肝实质回声近段密集明亮,后段回声衰减
肝肾比照征阳性
常见胆囊疾病的超声诊断
胆囊正常解剖
正常声像图
一、胆囊
正常胆囊轮廓清晰,囊壁线自然光整,后壁线明亮,囊内无回声,前方回声增强,为典型的囊性构造。超声测量长径不超过9cm,前后径不超过3cm;胆囊壁厚2-3mm。
正常胆囊声像图
▲ 胆囊呈梨形,颈部指向肝门
▲ 胆囊轮廓清晰,囊壁光滑
▲ 腔内无回声
▲ 后壁回声增强
常见胆道疾病的超声诊断
急性胆囊炎声像图表现
胆囊增大
胆囊壁增厚>3mm
胆囊腔内出现细弱光点〔化脓性〕
探头按压:莫非氏征阳性
胆囊增大
胆囊壁增厚
胆囊腔内充满弱光点
慢性胆囊炎声像图表现
早期仅见囊壁稍厚>3mm,欠光滑
胆囊收缩功能差
后期胆囊萎缩、壁明显增厚
胆囊壁增厚、不光滑
胆囊结石
概论
胆囊结石是常见病 发病率10-15%
多数无病症,约70%
多数在X线片上不显影
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急、慢性胆囊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胆囊癌等
超声诊断
: 胆囊结石的首选检查手段
:
强回声
后半声影
可移动
Ⅰ型
腹部超声诊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