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参观王若飞故居有感.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篇一:参观王若飞故居有感
参观王若飞故居有感
小时候我便知道王若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建立者之一,,但不幸的是1946年由重庆飞回延安途中在XX省XX县区黑茶山遇难。在那蒙蒙的雨天里有些凄凉;我怀着又平静而又激动的心情踏进了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
在我面前展现的故居在城市的喧闹声中显得有点安静,带着好奇地心,踏进了里面。在我眼前呈现的是井井有条的布局,好像他离我们很接近,没有受到时间的限制,家里的一草一木都没有发生变化。一切都是未曾变化,当我踏进他平时的卧室时,我吓了一跳,在现代建筑包装的卧室显得格格不入,没有华丽的饰品,反而是粗制简陋的,床上的东西干干净净,好像他就是刚刚起床出门了,就像朋友来找他,他刚好不在。
走着,一座高大威武的雕像展示在我的面前,蒙蒙的细雨打湿了他的脸,脸颊上的雨滴好像他流下的泪花··在悠长而
又寂静的竹林中,我仿佛看见他在那儿用功读书,我不忍心打扰让他,我悄悄的绕开了,不时的往回偷看几眼。只想多瞻仰我们的革命家几眼。
现在我能看得到的是几个大字,“一切为人民打算”我站在那里久久沉思,一个人能想到人民的一切打算,确实了不起。在模拟现场,我能感受到他对革命的不顾一切,哪怕是付出自己的生命,与敌人斗智斗勇,坚决保护革命的成果。面对敌人的软硬措施,都能保持镇定自如。
我继续走下去,突然我的脚步声不由自主的变小了,我调整呼吸,生怕打扰了他。一个人坐在书房里查看书籍,手还在不停地翻页,一大堆的书放在桌子面。身穿一件中山服,聚精会神的工作着,尽管在我眼前的仅仅只是一座雕塑,但是这位雕塑大师实在了不起,做得栩栩如生,帮我们把他活灵活现的做出来了,也感谢那位大师,我们才得看见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平生活,一个人在为了革命而默默的奉献。而我站在那儿久久不肯离去,只希望我也能给他帮帮我能帮得到得忙,然而我却永远的做不到了,我唯一能做的只有好好的学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安定的生活。
接着最后参观了最后的大厅,更多的了解了一代伟人的事迹,知道少年王若飞受其舅父黄齐声影响极大,黄齐声作为清朝末年一位有向进思想的知识分子,1905年带王若飞到贵阳达德学校学习,1915年在舅父黄齐声的带领下,参
加“反袁运动”,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17年在黄齐声的带领下留学日本。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原名王运生,自幼崇拜民族英雄,当他从《木兰辞》中读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名句时,十分向往那种奋战缰场、马革裹尸的战斗生涯,遂改名若飞,表达了他不畏艰难,奋通直前的豪气与救国救民的迫切心情。1945年6月,他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8月,抗战胜利后,他作为中共代表,随同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参加谈判。重庆谈判期间,他日夜操劳、呕心沥血,协助毛泽东、周恩来工作。1946年1月,他代表中共方面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在会上,他按照党中央要求,既坚持原则,又掌握灵活的斗争策略,在改组政府和国民大会等重大问题上,团结各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的独裁政策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但很不辛从重庆回延安途中飞机失事,王若飞遇难。我走了出来,我懂得了很多,但是我却说不出来。想到他的遭遇,我想说:“有的人死

参观王若飞故居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bbitco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