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像我深深地热爱托尔斯泰,我爱他一如既往,从未间断。近两、三年来,我一直是在他的思想气氛的包围中生活着。我对他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伊凡·伊里奇之死》,比任何一部伟大的法国作品都更觉亲切。这位伟人的仁慈、才智、绝对真实,在当时那种精神上的无政府状态的时代里,对我来说是一种最可靠的指南。——罗曼·罗兰(1902)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也是公认的世界上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托尔斯泰的波里亚纳庄园拓展资源链接:列夫·托尔斯泰简介一、托尔斯泰的生平与创作简介军队生涯与《塞瓦斯托波尔故事》(1855-1856)最初的试笔与自传体三部曲(1852、1854、1857)(《童年》、《少年》、《青年》)主人公:尼考林卡不仅描写了心理过程的结果,他还关切这过程的本身,关切这种内心生活中难以捉摸的、以非常的速度和无穷的多样性彼此嬗替着的现象。——车尔尼雪夫斯基对内心活动隐秘活动的深刻理解道德情感的纯洁心灵辩证法托尔斯泰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他最感兴趣的是这种心理过程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它能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转变成另外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这就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评价托尔斯泰心理描写技巧时所说的心灵辩证法。青年托尔斯泰术语链接:心灵辩证法《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哥萨克》(1862)奥列宁玛尔扬卡鲁卡施卡高加索地区风光人生活着就像大自然生活着一样;他们死亡、诞生、结合,又是诞生、争斗、吃、喝、欢呼,然后又是死亡,除了大自然给予太阳、青草、野兽、树木的那些不变的条件以外,并没有其它条件的限制。也没有其它的法律。自然之子单纯的人真正的人“幸福在于为别人而生活”《战争与和平》(1863-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复活》(1889-1899)《战争与和平》是历史向前发展的活生生的记录,小说内容广泛,其中包涵的双重主题——老一代与新一代,战争与和平——随着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来。
《西方文学名著导引》安娜卡列尼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