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案——《列方程解应用题1》
教学内容:教材第95页例2、 “练一练。
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学会列方程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
能正确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一筐苹果多
卖的元数,都是等于7.5元]方程左边的两个式子表示了怎样的
关系?
2.提问:谁来说一说,这两个方程各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
出来的?你觉得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先要设未知数J,接着就要找出数量
之间相等的关系来列方程。列出方程后,我们再解方程,求出问题
的结果。一道题有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相等关系列不同的方程来
解答。因此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要找准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只要找准相等关系,就可以对照相等关系去列方程。
三、巩固练习
1.根据下面的条件,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1)第一小队比第二小队少植树20棵。
(2)上午和下午一共行驶225千米。
(3)上午比下午多行驶25千米。
(4)四年级比三年级少18人。
2.做 “练--练 ”。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提问方程左边表示什么,右边表示什么。
提问:这道题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方程的?你是怎样找出
“第二小队植树棵数一第一小队植树棵数=第二小队比第一小队
多植的棵数 ”的?
3.做练习二十一第8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
提问:这两题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儿不同?
谁来说一说第(1)题和第(2)题数量之间各有怎样的相等
关系?
要求学生设未知数,列出方程。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
练习本上。
提问:这两题解答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根据题里数
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列的方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
第(1)题左边要4J+3.5J,而第(2)题左边却用4J一3.5J?
指出:解题时一定要看清条件,找准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对
照相等关系列方程。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二十一第8题的解方程。
练习二十一第6、7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十一第5题。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
[教学目标]:
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材简析]:例题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给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再用计算器解决小数加法的实际问题。“试一试”继续通过例4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学例4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
(3)提问: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①按照“0”、“·”、“8”、“0”的`次序按键。②先按“·”再按“8”,显示“0·8”,就是买铅笔的钱数。
(4)尝试计算。
(5)集体校对。提问: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的想法可能有:①先记牢这个数,然后再按。②看到零点几的小数,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这样能节省计算时间。③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④算完还可以用计算器再算一遍。
2、完成“试一试”
(1)提问: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
(2)学生尝试
五年级数学教案——《列方程解应用题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