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在管理中的一些想法
中层的想法和难度是:
第一,“上边想、下边望,中间有个顶梁杠”,意思是企业有很多想法、目标、创新的东西一到中层那就顶住了,像个“肠梗阻”。很多中层都有雇佣思想,“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没有把企业看成是自己的。
第二,忙就是好。很多中层认为“忙就是好”,越忙越好。但忙得是不是有效率,忙得是不是发挥了中层该有的作用,考虑得不多。
第三,归罪于外。很多事情归结于企业、归结于市场、归结于下属,归结其它部门等等。认为下属现在能力比较差,企业管理跟不上,所以有些事情自己也没有办法。
第四,存在“等、靠、要”思想。很多中层不去创造条件,而是等条件具备了再说。
第五,局限思考。有些中层只考虑部门利益、小集体利益,不从全局利益考虑问题,导致了部门分割,相互不配合,甚至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拆台等现象。
中层的角色:
特点一是:中层的多维度管理。中层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兄弟姐妹找”,面对上司、下属、同事、客户等等关系需要处理。每处理一个问题增加一个维度,处理问题的复杂度就成N次方增长。中层比起高层、基层处理问题的复杂度要大得多,所以复杂度决定了中层经理工作的复杂度是较大的。
特点二,业务与管理的两难。中层在企业里既要做业务,又要做管理,这就面临着到底是做业务还是做管理的“两难”。中层既要懂业务,又要在管理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很多企业里面,都是以业务为导向,为了业务,必然在管理上就会松弛或者说不到位。中层常常是“按下葫芦起了瓢”。
第三,创新与守成的两难。中层管理人员既要创新又要守成,企业不
创新是不行的,而维持现有的管理制度、现有工作流程也很重
要,其实在很多企业里创新难,但是维护现有管理制度、流程
等更难。中层既要维护工作的制度、流程,又要创新,不像公
企业的高层,主要在创新,也不像在基层,主要在执行,这对
中层经理来说是一个挑战。
第四,短、多、琐、浅。多,事情很多。琐,琐碎杂乱。小,很小。浅,来不及思考就要处理,思考不到位,整天当“救火队”队长。
中层在培养酒店管理人才、孕育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向心力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经过我们酒店进二十年的发展,受培训资金、人员素质等种种因素的限制,管理人员的店内培训已经陷入普通的重复套路模式,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培训的要求格格不入。
一般来说,无论是设培训主任的三星级酒店,还是专门设置培训部经理的五星级酒店,针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无非包括两部分:针对基层管理人员的内部培训,主要开设了酒店经营管理、品质管理、服务技巧等课程,使在一线工作的领班、主管等基层管理人员能够掌握管理的基本技能与技巧;另外则是将中、高层管理人员送出去有针对性地短期进修,或聘请教授专家到酒店开设讲座等等。在课程设置方面都局限于酒店管理的实用性,而忽略了对人的潜力深层次地挖掘与开发。可喜的是,目前我们酒店已经做了宝贵的尝试,大胆改革管理人员培训课程,在传统的培训内容之外,增添了以下许多有益的内容与课程,从而提高了酒店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员数量,降低了离职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执行力
执行也是战略。人的潜能存在着无限激发的可能,一个优秀的管理执行者给酒店带来的收益总是大于酒店对其的支付。只有当管理者严格执行酒店的经营理念、严格执行酒店的企
对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在管理中的一些想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