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培训资料《中国师德手册》
2
师德师风培训资料——《中国师德手册》
第一章 做爱国守法的好公民,好老师
一、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寻根溯源,把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下去
(二)让爱国情感不断升华
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陶行知
一、海纳百川——宽厚的胸怀奏响和谐乐章
(一)容人之德,造就学术精英
(二)容事之德,造福全社会
(三)具备宽广胸怀的具体方法
1、视自己为学生的第二“父母”; 2、保持好的心境; 3、用委婉的方式回避尴尬和不快。
二、平等对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成功
让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必胜的信心,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让每一位学生都成才,更是我们教师的心愿所在。
(一)高山有高山的巍峨,小草有小草的风采
(二)“好马”也须“扬鞭催”
(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成功的具体方法
1、对待“后进学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降低要求,恢复其信心; (2)逐步提高难度,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 (3)有意提高成绩,激发其积极性。 2、对待“优秀学生”要做到“严”、“激”、“活”: (1)不偏袒,不护短——立足一个“严”字; (2)更上一层楼——注重一个“激”字; (3)知己知彼,灵活指导——讲究一个“活”字。
8
三、决不放弃“后进学生”。
教师应该拿出无比的热情来研究“后进学生”,对他们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在崇高师德的阳光雨露中,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一)为“后进学生”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地基
(二)做“后进学生”的书友,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转化“后进学生”的具体方法
1、消除“后进学生”的戒备心理; 2、唤醒并保护“后进学生”的自尊感; 3、通过创设情境,锻炼“后进学生”; 4、持之以恒地培养良好习惯。
四、转换观念,思路决定出路。
教育学生时,只站在教师的立场上“动之以情”是不够的,同时要转换思路,“晓之以理”,用创新的观念去打动学生。
(一)转换角色,学生更容易“晓之以理”;
无私坦诚的真情,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
(三)转换观念的具体方法:
1、转变身份,用民主照亮学生的心灵; 2、打破思维定势,关注学生心理; 3、以爱育爱,以情感人。
五、遵循教育规律,一切为了学生。
遵循教育规律,就是要求教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关注学生个性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展提供不同教育,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差生”、“弱生”,不能仅为所谓的好学生而教学。
9
关注细节,倾注全心的帮助;
(二)逆境中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三)一切为了学生的具体方法:
1、援助不等于施舍; 2、想学生所想也要考虑力所能及; 3、有一颗“一切为了学生”的心最重要; 4、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
做个学问高、师德更高的专业化教师。
我们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
(一)学问高,师德更要高;
(二)做最出色的教师;
(三)教师专家化发展的具体方法:
1、以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2、加强理论探究,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3、知识是专业化的基础; 4、做教育改革的探究者; 5、建立自我评价标准,促进专业化发展。
七、因材施教,努力尝试个性化教育。
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和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品行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改变自己,适应学生。
实行因材施教的具体方法:
10
1、尊重学生身心发育规律,不拔苗助长; 2、注重情感激励; 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个性化教育的基础; 4、鼓励长处,避免揭短。
把发言权还给学生。
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主渠道——课堂,把发言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大胆地发言。
(一)无私、公平的课堂体现——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权;
(二)鼓励学生勇敢举手;
(三)还学生发言权的具体方法:
全面了解学生,做到有的放矢; 2、树立良好的提问观,提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3、培养正确的竞争、求胜意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4、以
师德师风培训资料《中国师德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