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同课异构”听评课反思.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探究出三种方法,并在自我辨析中,得出其中两种都可以;从课堂结构来说,时间安排也比较合理,始终到公式探究结束是25分钟,然后再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说是结构紧凑;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能够投入教学中,主动思索,踊跃发言,并能够在探究中总结学问,运用学问。
但是在这节课中,老师有一个教学设计,我始终在思索,是新奇独特?还是有待商榷?教学前,老师事先让每一个学生打算了一个长方体纸盒,标上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同时还用3种不同的颜色标出相对的面,并标出长、宽、高。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例题以后,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并说出:要求“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要求什么?(长方体的表面积),接着又引导学生“想一想怎么求长方体的表面积?”然后老师让学生动手操作,要求学生用剪刀把长方体沿六个面分别剪开成六个长方形,先摆一摆,再在小组说一说,最终指名学生上黑板摆一摆,说一说。老师先后请了三位学生上黑板摆,第一个同学把六个长方形一字排开,然后分别求出六个面的面积,再加起来;其次个同学把相对的两个面(如上下)放在一起,得到(长×宽×2+长×高×2+宽×高×2);第三个同学把一组的三个面放在一起(即上+前+左),得到(长×宽+长×高+宽×高)×2;在此基础上,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并在比较中发觉后两种比较好。










在学生上黑板的时候,学生摆的和说的基本都还是正确的,但是,我始终在思索一个问题:这个正确的答案原委是学生在这个动手操作中感知出来的,还是原来学生就有了整体认知,有了计算公式的答案,从而去迎合老师的设计呢?更或者是学生即使把六个面都剪开了,但是在思索表面积时头脑中仍旧是围起来的想呢?假如是后两者,那么这个设计有没有必要?又或者这个设计是否无形中反而干扰了学生?把简洁的问题反而困难化了?










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和疑问?其一,说醇厚话,当把长方体全部剪开,变成散开的六个长方
形后,即使是标了“上下、前后、左右面和长、宽、高”,就连我们老师也一下子难以看出各个面在原来长方体中的计算方法,就我而言还是把它在头脑中围起来再去想该怎么算。一般的学生是不是也会纷繁芜杂、不知所措呢?其二,当我们把长方体剪成长方形后,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的确是简洁,但是,在这里要用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去想各

“同课异构”听评课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h思密达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