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出师表》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过生生、师生之间的沟通加以解决,老师在点拨时进行学法指导。3.在课文解读中,老师补充相关背景学问,激发学生对文言素材的理解,培育他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实力。
四、教学过程1.预习作业:一字一句抄写《出师表》,翻阅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形成译文,对字词释义提出疑问;品评文章最终一句话:“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究竟言了些什么?为什么写到最终他会临表涕零,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2.课上提示学生读准重点文言词语的读音,并在书中标注:裨(bì)补阙(quē)漏 性行(xíng)淑均 行(háng)阵和谐 庶竭驽钝(shù jié nú dùn) 以彰(zhāng)其咎(jiù) 陟(zhì)罚臧否(zāng pǐ)崩殂(cú) 侍(shì)卫 咨诹(zōu) 郭攸(yōu)之 费祎(yī) 夙(sù)夜
(一)情境导入导语:今日我们来学习《出师表》,在预习这篇课文时,同学们提出疑问:为什么诸葛亮在表文结尾说“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今日我们就围绕这个句子来绽开理解。展示课件“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设计意图】在预习翻译的基础上,引出对关键句的解读,激发学生的思索。
(二)感知学习1. 默读课文(1~5自然段)诸葛亮“言”了些什么?同学回答问题,大致梳理文意。老师适时落实字词并板书要点。老师引导学生:课文中摘引原句,说清晰诸葛亮所言的主要内容,语言要简洁明白。要点:宜开张圣听;昭平明之理;宫中之事,悉以咨之;营中之事,悉以咨之;亲贤臣,远小人。2.请把这几条看法进一步综合归纳,思索:诸葛亮是从哪几个方面提出建议的?其中最关键的是哪一条?为什么?明确:三个方面的建议:1.广开言路;2.赏罚公允;3.亲贤远佞。其中最关键的是亲贤远佞。因为刘禅是个比较昏庸、简单受身边佞臣蛊惑的君主,如不亲贤远佞,就会出现“自暴自弃,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等状况,再好的方针、政策也不能贯彻执行。其中“亲贤”更重要,“开张圣听”是不能只听身边小人的谗言,对贤臣更是要“亲之信之”,要“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等,这些都是开导刘禅要“亲贤”。3.给出“表”的概念,交代文章背景。针对以上总结的内容,诸葛亮为什么会涕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诸葛亮的情感。
(三)内容探究老师出示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小组内、班级内探讨。再读课文,联系补充背景素材,思索、探讨、沟通。1.分析原文语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未半、中道背后的含义)2.分析原文语句:益州疲弊,此诚紧急存亡之秋也。(疲弊、紧急存亡的局面在哪些背景中可以看出?)补充背景材料: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公元221年,刘备建汉;公元222年,孙权建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公元222年,刘备为报东吴杀害关羽之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劝阻,与吴国在猇亭一战(即《三国演义》“火烧连营三百里”),兵力大损,败走白帝城,次年病死。吴国夺取了荆州大部分地区。当时三国的局势:益州豪强及南方夷族发

《出师表》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h思密达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2-03-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