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品PPT课件----北京中医药大学 高增平 中药化学.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药化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 中药化学系
高增平
课程简介
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理论实验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5
第三章     糖和苷类------------------------------ 6
第四章     醌类----------------------------------- 6 ------------ 27
第五章     苯丙素类------------------------------ 6
第六章     黄酮类-------------------------------- 10 ------------ 15
第七章     萜类和挥发油----------------------- 6
第八章     三萜------------------------------------ 6
第九章     甾类----------------------------------- 6
第十章     生物碱类------------------------------ 14 ------------- 30
第十一章      鞣质---------------------------------- 2
第十二章      其他成分---------------------------- 2
第十三章复方有效物质基础研究------------ 2
学时总计 72 72
二、本课程特点和学习要求
(一)特点
1、内容多且较难:理解、记忆
2、以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为基础
3、实践性强
(二)要求
1、认真听讲、记笔记并及时复习。
2、按时完成练习题、有问题及时问。
3、实验课很重要,一定要预习。
4、不迟到、遵守课堂纪律。
(三)学习主线
定义——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
——检识——结构测定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Δ 中药化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及内容
学习中药化学的意义
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绪论
概念、对象、内容
概念:
中药化学是结合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第一章绪论
研究对象:
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化学成分。
研究内容:
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构测定、生合成途径、化学结构的修饰或改造、构效关系等。
 学习中药化学的意义
* 理论方面:阐明中药的有效物质基础,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促进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深入。
* 中医药现代化和产业化方面:研制创新药物、改进中药制剂的剂型、建立完善合理的质量评价标准、提高中药疗效和质量。
* 知识的学习方面:是学习中药炮制、中药制剂及中药鉴定等课程的重要基础。
第一章绪论
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历史
中国:古代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晋代葛洪的练丹术——汞、锌制剂:开创了无机化学制备药物的先河。
明代记载的发酵法——没食子酸结晶
明代记载的升华法——樟脑
近代至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中医药发展几乎停滞,失去领先优势。
第一章绪论
欧洲:
1804和1806年, 法国、德国药师分别自鸦片中分离出吗啡,开创了现代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分离有效成分的历史。
日本:
近几十年发展迅速,对众多常用中药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世界领先的成果。如人参、黄芪、葛根、芍药、柴胡等。
研究成果概况
建国以来我国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研制开发的一类新药有40余种,例如青蒿素、麻黄碱、小檗碱、延胡索乙素、川芎嗪、靛玉红等。我国作过比较深入的化学成分或药学研究的中药约有200余种。
有效成分种类以生物碱、二萜、三萜、皂苷、黄酮类居多。

精品PPT课件----北京中医药大学 高增平 中药化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o1230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