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都是如此绚烂地开放着。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与工程系有10名女老师,其中博士7人,在读博士2人,平均年龄34岁。然而正是这群年轻的弱女子组成了一支年轻的充溢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团队,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半边天。2006至2008年三年期间,她们申请到国家高技术探讨发展安排(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及xx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30余篇;2人获得2008年度教学质量奖,1人获得第四届教学优秀奖。除此之外,为了培育学生的创新实力,她们每周六下午都与学生开展学术沟通活动,感爱好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在这里,全部学生都可以随意提问题。什么天真、无趣的想法都可以提,因为有些问题听起来很小儿科,但其背后却是一个科学问题。比如:为什么树叶会变黄?为什么腊八蒜是绿色的?等等,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都是很好的科学问题。在这个自由提问的活跃氛围中,学生们的创新潜能被激发了出来。激励学生提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力,再指导他们看文献,看前人的探讨状况,然后指导他们按科学的思路去探讨、做试验。正是在这种科学方法的指导下,一个个科研课题随之诞生,一个个优秀的学生也由此起先了科研生涯。邢美孜、王光中、周岩&&提起他们的名字,各位老师的脸上写着骄傲。
由于工作成果突出,生物技术与工程系被评为xx市十佳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在工会妇委会表彰大会上,庞秋香作为获奖集体代表发言,她说:作为她们中的一员,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女老师获得这些成果和荣誉是多么地不简单!既要把家庭孩子照看好,又要把教学和科研搞得不比男同胞差,甚至还要比他们好!这其中的艰辛和酸甜苦辣,我想女同胞们都能体会到!
只有经验过冬日艰辛的孕育,才会在春天开出绚丽的花朵。因为年轻,她们有活跃的思维。但也是因为年轻,她们面临着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大部分老师孩子尚小,家务的琐碎与工作的压力常常交织在一起。她们中有几位夫妻两地分居,丈夫在外地工作或上学,父母身体不好不能帮忙照看小孩,孩子从诞生到哺育只能自己一肩扛。我们的专业日新月异,放下一段时间就拣不起来了,所以不管多忙都不能放下专业,不能间断阅读文献,了解前沿。陈玲玲说。她们都是在怀孕期间还坚持看资料、做试验,直到孩子诞生的前几天。孩子诞生后,还没满月就又起先读文献、写论文了。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这不是个例,我们都是这样。陈玲玲淡淡地说,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上班不像上班,下班不像下班,根本没有上下班的界线。除了上课时间,她们都劳碌在办公室和试验室里,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因为是女人,传统美德要求她们做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因为是学问女性,时代精神要求她们和男同胞一样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因为是老师,职业道德要求她们不能愧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于是她们把自己的力气和爱献给了家人,把自己的才智和勤奋献给了学生和科研。为了扮演好这多重角色,她们付出得太多太多。
花开的声音酝酿一片晴天。她们时刻用实际行动模范地践行着科学发展观,在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土壤上尽情绽放。不是驰骋沙场的巾帼英雄,不是一言九鼎的政坛女杰,更不是精明干练的商场女强人。她们只是在做好一个贤妻良母的同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静默奉献着,撑起了一片绚丽晴空。
优秀团队先进事迹
优秀团队先进事迹
优秀团队先进事迹材料
团队先进事迹
优
优秀团队先进事迹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