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了它的一个分支——以试验室探讨方法为基础的试验经济学。她提出,行为经济学作为一门迅猛发展的新兴学科,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周老师通过对企业决策、消费者心态等多方面分析,提出行为经济学是对经济人假设的质疑,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不行能做到完全理性,往往会受到心情化、有限记忆等多方面的影响。
在讲座接近尾声之时,周教授向同学们举荐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同时激励同学们多阅读经济学的相关书籍,充溢学问结构,提高专业实力。
接下来是国际经贸系的陈颂老师主题为“跨国人才的素养”的演讲。“可以创建核心竞争力的成熟人才,这是推断跨国人才的标准”。“高学历不等于高阅历”一句句简洁而又有深度的话语,让同学们进一步地了解了当今社会的需求,当今人才的标准。
魏程玲老师则从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休戚相关的外贸企业业务和人才要求着手,分别向同学们展示了在外贸业务中的四个重要阶段,并逐个详细分析,列举了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贸易海关政策等实例,促进同学们对外贸业务有了一个整体的相识框架。
魏老师的讲座充分渗透了现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激励同学们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从多方面培育自己,并举荐了例如阿里巴巴台等的网络站台,不仅充分迎合了同学们的爱好,而且还符合这个讯息高速化的时代要求。
郑文坚老师分别对营销的价值、营销专业的价值、什么样的人适合学习营销专业以及营销专业的就业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在郑老师看来,营销不等同于销售,营销是为了更好地销售,而营销的根本在于为顾客创建价值。营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他强调同学们不仅要不断学习,更要懂得不断实践,在实践中学到更多。
此外,郑老师认为,高校最基本的应当做好“三个积累”,即身体的积累、学问的积累和实力的积累。其次,在高校的学习中,要懂得开卷有益这个道理,并且努力做到,越做越好。
为同学们带来最终一场讲座的是厦门高校经济学院黄建忠教授。
首先,黄教授提出了国际经贸系的同学们应当怎样去面对自己的专业以及对自己将来的规划问题。希望大家能够高度关注国际贸易以及一些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在四年的高校生活中,不仅仅要学会对学问的应用,更要找准自己的方向,踩准节奏,对自己的专业抱定信念。
国贸学科专业入门指导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