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实验一凝集试验课件.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实验一凝集试验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23页
免疫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
特异性与交叉性
抗原和抗体的结合为弱能量的非共价健结合
结合温度应在0℃~40℃范围内,pH在4~9范围内
抗原抗体反应的阶段性
第一阶段:关于实验一凝集试验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23页
免疫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
特异性与交叉性
抗原和抗体的结合为弱能量的非共价健结合
结合温度应在0℃~40℃范围内,pH在4~9范围内
抗原抗体反应的阶段性
第一阶段:无可见反应。
第二阶段:可见阶段,表现为凝集、沉淀、补体结合等。
带现象:
前带现象 抗体过多; 后带现象 抗原过多
实验一 凝集反应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23页
抗原、抗体的比例适当
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23页
抗原、抗体的比例与形成免疫复合物的大小
前带现象
后带现象
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23页
免疫血清学反应的影响因素



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23页
目的意义:
熟悉玻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的操作技术。
掌握凝集反应中阴性和阳性结果的判定。
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23页
基本原理:
细菌等颗粒性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在有电解质的情况下,会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块,称为凝集反应。直接凝集反应可分为玻片凝集与试管凝集。凝集试验是疾病诊断及体内抗体水平测定的常用方法。
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23页
凝集试验可根据抗原的性质、反应的方式分为直接凝集试验 (简称凝集试验)和间接凝集试验。
凝集试验
直接凝集试验
间接凝集试验
试管法
玻片法
间接凝集试验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分类:
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23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23页
玻片法
玻片法为一种定性试验。此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新分得细菌的鉴定或分型。也可用已知的诊断抗原悬液,检测待检血清中是否存在相应抗体。
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23页
试管法
为一种定量试验,用已知抗原以检测待测血清中是否存在相应抗体和测定该抗体的含量,以协助临床诊断或供流行病学调查。
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23页
器材及试剂:
抗原和血清:布氏杆菌凝集抗原、
布氏杆菌标准阳性血清、
阴性血清、待检血清
生理盐水、玻片、试管、加液枪、接种环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23页
实验步骤:
一、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1. 材料准备
抗原、标准阳性血清、阴性血清。
受检血清应新鲜,无明显蛋白凝块,无溶血和无腐败气味。
洁净的玻璃板,其上划分成4 cm2的方格。
吸管或分装器, ml。
牙签或火柴杆,供搅拌用。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23页

将玻璃板上各格标记受检血清号,然后加相应
mL。
m L。
用牙签类小棒搅动血清和抗原使之混合。
每次试验应设阴、阳性血清对照。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23页
3. 判定
在阴、阳性血清对照成立的条件下,方可对被检血清进行判定。
受检血清在4 min内出现肉眼可见凝集现象者判为阳性(十),无凝集现象,呈均匀粉红色者判为阴性(一)。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23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23页
玻板凝集与试管凝集的关系
玻板凝集 80μl 40μl 20μl 10μl
相当于试管凝集 1:25 1:50 1:100 1:200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23页
二、试管凝集试验:
每份血清用4支试管,别取对照管3支,共7支。
%石炭酸生理盐水,,混匀,,,混匀,,依次至第四管,混匀,,第五管中不加待测血清,第六管中加1:,第七管中加1:。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23页
3. 各管加入20倍稀释的抗原后,七管同时混匀,37℃ ,4-10h,取出后室温18-24h,观察并记录结果;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23页
结果判定:
++++:液

实验一凝集试验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4.17 MB
  • 时间2022-03-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