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落实情况汇报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落实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XX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是自治区33个牧业旗、19个边境旗市之一。,辖8个苏木镇、元/年,并计划纳入固定公益性岗位管理,根据管护情况和考核办法兑现发放工资。
(六)大力扶持转移牧民。为了促进转移牧民转产就业,实现“移得出、稳得住、不反弹”的目标,我们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从住房、社保、技能培训等多方面入手,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其生产生活稳定。
一是依托游牧民定居项目,投资4285万元在海流图镇统一规划建设游牧民定居住宅400户,目前房屋已经全部分配到户,正在陆续入住。
二是着眼解决牧民的养老问题,于2021年率先在全市开展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目前全旗已办理养老保险的牧民达9577人,到龄领取保险金人数3355人,牧民人均每月领取养老保险金497元,高于全国新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补贴标准;
三是不断扩大和提高城乡低保范围及补助标准,牧民低保户年人均补助水平提高到2070元,保障人数达到3971人;牧民参加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个人缴纳部分也全部由旗财政承担;四是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今年完成农牧区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803人,发放小额贷款2300万元;五是争取实施自治区生态移试点工程,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计划20________年实施,安置转移牧民253户、500人,通过项目带动,逐步改善转移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三、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取得的效果 (一)草原生态方面。随着退牧还草工程和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落实,我旗草原生态恶化整体得到遏制,局部明显改善。加之,今年全旗降雨充沛,牧草长势较好,草原植被是近30年来最好的一年。20________年,草原盖度达到17-25%,高度18-20厘米,亩产草量38-45公斤,较20________6年分别提高12-15%、12-13厘米、22-33公斤/亩。另外,生物多样性也比往年丰富,牧草物种由2021年的8-10种增加到12—15种,牧草各项指标均比去年有明显提高。
(二)牧民收入方面。据统计,20________年全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 元,其中,牧民人均纯收入 元,同比增长 %。具体收入变化为,家庭经营性收入8487元,增加900元,同比增长 %;转移性收入706元,增加480元,同比增长 %;工资性收入252元,增加29元,同比增长 %;财产性收入5元,增加1元,同比增长 %。牧民收入整体上有所增加,但不是很明显,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禁牧后大牧分牧民转产就业空间狭窄,外出务工收入较低;为此,我们在严格核定载畜量的前提下,允许部分留守牧户放牧饲养适量牲畜,增加其经营收入。另一方面,由于补贴的标准较低,而牧民生产生活成本却逐年攀升,惠牧政策的效果相对缩水。
(三)畜产品供给方面。
(四)牧民认识方面。广大干部群众普遍能认识到补奖政策落实对促进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目前,全旗发展科学养殖示范户300多户,家庭生态牧场示范户达到30户,随着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深入推进,科学养殖和规模经营户还将大幅增加。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草畜平衡推广难度大。我旗草原类型以荒漠和半荒漠为主,天然草原生产能力十分低下,加之牧区户均草场面积小、人均牲畜差异较大,按40亩天然草场饲养1个羊单位的标准实施草畜平衡,有70%的牧户饲养牲畜达不到100只,每户能领到的补奖款不到6000元;如果这样,大部分牧民连基本生产问题也无法保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更无从谈起,相比之下,牧民更愿意接受禁牧。,%:%的比例难以在我旗全面推行。另外,按照巴彦淖尔市提出到20________年全市牧区人口要减少到1万人以内,牲畜减少到100万头(只)以内的发展目标,我旗规划到十二五期末牧区人口保留1500户、6000人,牲畜冷季存栏减少到40万头(只)以内,全部发展家庭生态牧场,要实现这一目标,也需要加大禁牧力度。为此,建议上级部门结合我旗的特殊情况,并根据大部分牧民群众的意愿,加大对我旗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禁牧面积比例。
(二)补奖资金发放方式有待改进。关于补奖资金发放,自治区要求2021年底到位的补奖资金按年度往前补发,且在牧民签定合同后一次性给牧民发放到位,这与我们退牧还草项目推后一年实施并发放补贴重复,同时也不能与牧民履行禁牧义务有效挂钩。目前,我旗采取的方式是与已经实施的1030万亩(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落实情况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