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十章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一、教学目标与重点(一)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国际政治的涵义和内容,理解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区别与联系,认识国际政治主体的基本构成及其地位,掌握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及国际法的主要内容、特征及作用;了解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发展演变,理解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涵义,客观认识经济全球化对于国际政治的影响以及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历程,充分理解和把握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二)教学重点 、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国际政治(一)国际政治的涵义国际政治的涵义及内容。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区别与联系。-2- (二)国际政治主体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其他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三)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及国际法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国际法。第二节时代主题与世界格局(一)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提出和发展。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涵义。经济全球化对于国际政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第三节中国的对外政策(一)中外交政策。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历程。(二)中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三、教学思路与设计 :本章内容的课堂讲授应以 2学时为宜,最多不超过 3学时。 2 .通过课堂教学,应使学生准确掌握国际政治的涵义及内容,理解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国际政治主体的构成、特征及其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及与发展这一当代世界时代主题的主要内容及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涵义以及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和世界多极化的影响;重点应把握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3 .国际政治是本章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通过课堂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国际政治的基本知识,具体内容包括: -3- (1 )国际政治的涵义及内容。应从行为主体、政治关系和社会政治关系综合三个方面,详细讲解国际政治概念的基本涵义及主要内容,使学生掌握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政治关系的层次性、当前国际政治的基本特点。(2 )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区别和联系。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其区别主要表现在活动范围、行为主体和公共权威三个方面,其联系和相互影响表现为国内政治的基础性地位以及国际政治对国内政治会产生重大影响。(3 )国际政治主体。国际政治主体表现出多元化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政治主体构成的多元化,二是国际政治主体行为和影响的多元化, 应使学生从这两个方面对国际政治主体有全面性的把握。(4 )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及国际法。应在准确阐述国家政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的内容、特征和作用,并了解国际政治基本准则与国际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4 .时代主题与世界格局是学习国际政治的宏观背景,也是国际政治时代性的集中体现。基本内容包括: (1 )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首先应使学生充分理解时代主题确立的依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其次,应结合现实条件,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等三个方面全面了解时代主题确立的客观依据;第三,应结合中国的政治实践,系统阐释中国对时代主题的基本观点和看法。(2 )理解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是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的关键,应使学生正确认识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根本前提,促进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之间的辨证关系,并理解坚持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在当代的重要意义。(3 )全球化是当代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前提,而经济全球化又是推动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因此对经济全球化的把握是理解世界政治格局变革的核心要素。所以,首先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涵义做全面讲解,应使学生理解全球化的客观历史过程、根本动力、基本方式、具体内容及其功能的双重性;其次,应使学生充分把握和认识经济全球化对于国际政治的影响以及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之间-4- 的相互关系。 5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本章的教学重点,这是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国国际政治战略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 (1 )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对中国对外政策发展的历史时期的
《政治学概论》教学设计—10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