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公子小丑鱼亲鱼培育技术.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公子小丑鱼亲鱼培育技术
作者:李飞 刘小沙 高欣东 李妹妍

摘 要:为节省成本,缓解亲鱼来源紧张的局面,使用人工培育的公子小丑鱼(Amphiprion ocel亲鱼培育技术总结如下。
1 幼鱼培育
培育公子小丑鱼亲鱼一般要从3 cm的幼鱼开始,在幼鱼培养过程中,随着幼鱼体长的增长,挑出个头大、体态好、活力强的幼鱼继续培养至成鱼。培育幼鱼,最好使用易观察的循环水水族缸养殖,~ m3为宜,密度600~800条/m3,水温26~28 ℃、盐度30‰、~、光照强度8 000~10 000 lx,光照周期18∶6(H∶D),饲料一般选择富含DHA的商品鱼饲料,同时配合使用冰鲜饵料,每天投喂4次,分别为6:00、10:00、14:00、18:00,除下午14:00投喂冰鲜饵料外,其余都投喂商品鱼饲料,冰鲜饲料由虾肉、鱼肉和扇贝肉搅成肉泥而成,商品鱼饲料一般使用超级微囊饲料,每天换水2次,上午10:00投喂完吸底換水,下午18:00投喂完吸底换水,每次换水量为总水体的1/5,同时养殖环境增加一些遮蔽物,如活石、死珊瑚等,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幼鱼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
公子小丑鱼从3~ cm为快速生长阶段,在此时期,幼鱼体长会出现大小不同的现象,部分较大个体的幼鱼会欺负个体较小的幼鱼,且时常出现幼鱼死亡现象,要及时捞出死亡幼鱼,避免破坏水质。一般养殖6个月时,70%左右的幼鱼体长为5~ cm,这是要及时将小于5 cm的幼鱼捞出,一方面它们很难再生长,另一方面避免被同类伤害致死,剩余个体较大的幼鱼继续培育。
2 成鱼培育
一般幼鱼养殖8个多月时,部分个头较大幼鱼就开始出现性腺发育。群游的幼鱼中,通常个头最大者会发育成雌鱼,而仅次于它的一条幼鱼则发育成雄鱼,此时这两条鱼会出现共游现象,且时而驱赶其他同类。出现共游的这两条鱼,基本已配对成功,此时要及时捞出这对小丑鱼到亲鱼培育缸单独培育,否则其他小丑鱼性腺很难再发育。一旦捞出此对鱼,一般1周内便可再次观察到共游现象,及时捞出,周而复始,不断捞出共游小丑鱼到亲鱼培育缸单独培育。
亲鱼培育缸最好使用3层循环水水族缸,上面2层培育亲鱼,最下一层处理水质,每对亲鱼为一个独立空间(40 cm×40 cm×40 cm),亲鱼缸水体并无特殊要求,水温28 ℃、盐度30‰、pH值80~、光照强度4 000~6 000 lx,光照周期12:12(H:D),饲料选择人工配合饵料(见表1),每天投喂2次,分别为9:00、16:00,在每对亲鱼培育缸内,放置一个花盆,以便产卵用,每天下午投喂完换水1次,换水量为总水体的1/4。刚开始两条鱼个头相差不大, cm左右,但之后体长较大的个体,会迅速发育,体长快速增加,一般发育成雌鱼,而另一条鱼体长基本不变或缓慢增加不超过1 cm,一般发育为雄鱼。
3 产卵期管理
亲鱼一般再培育4—6个月,即可出现产卵现象,亲鱼一旦出现产卵,将全年产卵,每月产卵2次,产卵100~500粒,不同亲鱼产卵数量不等,产卵量相比野生亲鱼较少,但差距不大。亲鱼在产卵前一天,会用尾鳍拂去周围的砂灰,用嘴仔细清除欲产卵区域的

公子小丑鱼亲鱼培育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珍珠夸克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