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不老的“追风少年”.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不老的“追风少年”
作者:唐亮 又是一年春风暖,风筝飞满天。在各地都有不少老年风筝爱好者,以放风筝的形式,锻炼身体、放松心情,他们的创意风筝在春风中自由飘荡。
火车也能“开”上天
江西省南昌市的退休铁路工人唐永红是不老的“追风少年”
作者:唐亮 又是一年春风暖,风筝飞满天。在各地都有不少老年风筝爱好者,以放风筝的形式,锻炼身体、放松心情,他们的创意风筝在春风中自由飘荡。
火车也能“开”上天
江西省南昌市的退休铁路工人唐永红是一名风筝爱好者。2014年的一次机缘巧合,他开始接触并迷上了风筝,刚开始放风筝,后来自己尝试制作,带着浓厚的兴趣,他不断摸索自学。“我没什么文化,这些大多都是在玩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慢慢地构思,自己想出来的。”
在唐永红家中,几平米的阳台被他打造成工作间,各种制作工具摆满了几层的木架。一个尚未制作完成的战斗机形状的风筝骨架挂在墙上。5年来做过多少风筝,唐永红已经记不清了,但设计过的图纸已经积攒了厚厚一摞。
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唐永红就已经成为南昌风筝圈内公认的高手,并受邀前往全国各地参加各种风筝大赛,且多次斩获大奖。所有的作品中,巨型的“火车风筝”是唐永红的得意之作,该作品也在全国风筝大赛中获得金奖。别看它体型庞大,但却灵活生动,车厢内的人偶在风的带动下还能旋转。“这个火车我做了八个月,这也是我第一次做动态风筝,确实从里面的构思啊一些东西,都是一点一点想出来做出来的。”
唐永红称学风筝需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因此风筝爱好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如今,风筝已经成为唐永红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每天清晨,他都会和筝友们一起去放风筝,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将这项传统手艺推广开来并传承下去。
微型风筝有传人
杭州市江干区的翁士熊就是一名微型风筝的手工艺爱好者。2001年的一天,翁士熊偶然在小区里看到有人在放微型风筝。这让早年在印刷厂做美工设计的他很心动,当时放风筝的人正是微型风筝大师费金根。翁士熊自那时起便开始跟着费老学习。接触得越深,他就越入迷,翁士熊的手艺越来越熟练,从模板上粘纸,勾勒出风筝形状,上色,粘骨架,再剪出风筝轮廓,最后穿线,调试放飞,这一步步流程中,最需要耐心和小心的是上色。他退休后,经常去各个学校给学生上手工课。风筝最难把握的就是一个平衡度。
作品获得了国家专利
沈阳的“风筝达人”吴志成的风筝总是与众不同,全是“双船型”,在天上飞时特别美,大伙儿都叫它“比翼双飞立体帆船”。它是由两艘船组成,,,足有4斤重。
两艘“船”的颜色还不完全一样。一艘“船”的船帆是紫色的,船头和船尾的三角形旗为亮绿色;另一艘的船帆是绿色的,船头和船尾的三角形旗则为紫色的。整体上看,十分协调,这样还有一点好处,就是风筝飞起来十分稳,一点都不晃荡。15年前,老吴得了很严重的颈椎病,吃药打针都不见成效,后来听说放风筝能治颈椎病,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就摆弄起了风筝。在他家里,有30多种形态各异的风筝。这些作品中,“比翼双飞立体帆船”还获得了国家专利,在国内属首创。老吴称:“风筝能否飞上天,选准牵引点是关键。牵引点选得准,风筝受风平衡,放飞时就不会打旋、摇摆,容易飞上天。”
玩风筝玩了36年

不老的“追风少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雪雁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