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
1
校研 [2005] 51号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
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是评判学术论文目录置于附录1,格式同第九条要求,并逐篇注明署名单位是否为华中科技大学。
十一、编排格式要求
学位论文封面内容与格式由研究生院统一规定。封面上“分类号”和“密级”一般不填,保密的论文按照校保密办认定的密级填写;学校代码为10487;“指导教师”栏可填正、副导师。
论文外形尺寸以A4本为准。装订顺序为:封面、英文扉页、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序或前言(必要时)、中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目次页、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必要时)、封三、封四。
学位论文文字排版的字号、行距、字距的大小,以版面清晰、容易辨识和阅读为原则,一般可参照下面要求进行排版:章和节的题名用黑体,字号分别用3号和4号;文章段落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行间距不小于三分之二字高度;正文中标题一律左顶格。正文编排式样见附件1。
目次页编排式样见附件2。
十二、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2
附件1:正文编排式样
附件2:目次页编排式样
二OO五年八月一日
主题词: 研究生 学位论文 规定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二00五年八月一日印发
3
附件1:正文编排式样
1 概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表面粗糙度检测技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广泛使用了近六十年的二维轮廓截面的测量评定,飞跃发展到定量化三维表面形貌的测量评定[1~2]。其发展与当今许多科学技术的进展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因而成为表面计量科学研究的前沿。
表面形貌及其研究意义
实体表面是实体与周围介质的分界面。作为客观实体一部分的表面,有许多特征,其微观几何特征称为表面形貌(Surface Topography,表面粗糙度的三维状态)。在光机电工程应用中,表面形貌是由机械加工、电化学加工、表面处理、喷镀涂层等工艺过程形成的,主要体现表面的外在特性;同时,它与表面的内在特性如硬度、残余应力、接触刚度、化学成份及其他微观物理机械特性等也密切相关。表面形貌不仅对配合性零件的使用性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许多非配合、非接触性零件的使用性能也同样有重要影响[3]。其外在特性在幅度、空间及表面形成等方面的特征支配着它在许多工程方面的使用功能,如磨损、磨擦、润滑、疲劳、密封、配合、反向、涂层、导热、导电、支承、光学特性等等。此外,由于它是随表面加工工艺过程形成,故对工艺过程状态变化非常敏感,如刀具磨损、切削用量变化、机床振动以及加工操作、表面处理等工艺因素都会引起表面形貌的变化。因此,从工程应用出发,对表面形貌进行检测、分析,不仅是研究它与使用性能关系的基础,也是正确识别、监视控制其形成工艺过程的依据。
表面形貌研究的发展(略)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