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华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古诗;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本课生词;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宏伟壮丽,
鼓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教学重点、难《咏华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古诗;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本课生词;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宏伟壮丽,
鼓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文中第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咏华山》,齐读课题.
这些生字词,你还能响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华山、称赞、宋代、七岁 情不自禁 吟诵
谁想来读?师:注意华和禁是多音字,我们再来读一读。齐读。
同学们的字音读得很准,真了不起!课文能读吗?(四人分段朗读课文)我们知道,古时候有个小孩名字叫-—,有一次,他跟先生去—-.
二、品读课文
华山可是我国的一座名山,这节课,我们就和寇准,还有他的先生一起去游览这座著名中外的华山.
请小朋友们再次拿书,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觉得华山怎么样?(指名答复)(画华山)
是啊,小寇准和先生的感觉就和你们一样。(出示:啊,华山真高哇!)
谁来读?
华山真高哇,知道有多高吗?老师告诉大家,华山有2200多米高,抬头看我们的教室有3米多高,要700多层叠在一起才和华山一样高呢,很高很高吧!
谁再来读读?
你一定很惊讶吧,寇准也很惊讶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他很惊讶?(两个感慨号)
请你惊讶地读读。
齐读
师:华山有2000多米,这么高的山,爬上去一定非常-—(累、吃力、困难、不容易)
是呀,瞧,自古华山一条道,要想爬上去,难于上青天啊!
这句话中有个词告诉了我们华山很难爬上去,是哪个词?(困难)读词。
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爬山可真不容易啊,爬山真是太累了,老师好似看到你们爬山时非常累的样子。)齐读。
7、但是,坚持到底,总会有回报的,他们困难地爬上了山顶,看见了什么美景?(文中找一找)出示两句话,齐读。一共有几句话,(女生读第一句)
这风光真是太美了,我想来画一画这远远近近的山,先画远处的山,那么近处的山该画在哪里呢?谁来指给老师看?
同学们,,有远也有近,有高也有低,一座连着一座,可真多啊。你能读好这个词组吗?(远远近近的山加点)师范读:你的眼前,你的头脑里,就在想,啊,这么多的山。听!“远-远-近-近的山"有没有看到这些山啊?你再来试试看.(指名再读)
8、学到这儿我有个问题,(指着黑板上远处的山)这些山本来也很高,可为什么到了这儿就变得矮小了呢?(因为华山太高了)
对,华山太高了。?你来说。(出示第一句)
对,“都在自己的脚下”就是说,这些山都没有华山高,华山是最高的,?
9、站在高高的华山顶上,还能看到什么风光呢?(出示第二句)请男同学来读。
这风光更美了!太阳该画在哪儿呢
咏华山 (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