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研学:探究神秘的原始文化
摘 要: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要求我们不仅要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成思维能力。2016年12月,教育部等十一部委联合推出《关于推进盘子之类的容器,因为当时还不会取火,所以这些泥做的容器很容易坏掉。有一天,森林意外发生了大火,大火过后,原始人发现经过火烧过的泥碗、泥盘变得硬邦邦的,很结实。由此他们推断出,用火燒制泥容器可以更坚硬结实,这也许是最早陶器的产生。再过了很多年,原始人发现用一些矿物质在素陶上绘制图案,烧制后可以呈现漂亮的颜色,于是就出现了绚丽的彩陶。陶的产生是人类进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事情,原始先民们学会了烧制陶器,他们的生活条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此可以过上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
(二)欣赏造型,走近彩陶
彩陶的种类涵盖了原始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用处不同所以造型丰富多样。学生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彩陶的种类繁多,包含生活用具的方方面面,有壶、罐、瓮、盆、缸、钵、杯等等,彩陶和后来出现的瓷器相比,虽没有瓷器造型精美雅致,却显得古朴大气,简单浑厚。最常见的造型如一些瓮和罐,口小,颈短。肚子浑圆饱满,底小,整个造型突出了瓮、罐的肩和肚的位置,富有张力。”
“有的彩陶造型很是特别,富有想象力,例如仰韶文化西安半坡出土的彩陶船形壶,壶的身体像是一只弯弯的小船,正中间有一高起的壶嘴,壶的两肩上还有双耳,是方便拴绳背在身上的,这个设计真是又有趣又实用。仰韶文化中有一款彩陶名为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甁口部位是一个小女孩的脸,额头上有刘海,五官刻画非常传神。”
“我们还发现原始人非常聪明,如马家窑文化的漩涡彩陶尖底瓶,这是原始人在河里打水的器具,甁子的底不是平的,是尖尖的,一定是他们在实践中发现尖底在水里阻力很小,而且瓶身肩部有两耳,可以拴上绳子,更方便在河里打水,他们真是非常爱动脑筋啊!”
(三)探究图案,揭秘彩陶
在没有文字的史前社会,彩陶上的图案、纹样就如同一个个密码一样,将无数耐人寻味的原始印迹保留至今,它到底想告诉后人什么呢?有两组学生对图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给其余同学解开了很多疑问。
“水纹: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附近就发现了很多的原始部落遗迹,因为原始人依水而居,他们天天都要去水边打水、捕鱼,这些美丽的波纹给了他们无数的灵感,很多陶罐上都出现了水波纹。但是有的彩陶上的水纹像是漩涡,汹涌澎湃,这反映出当时爆发洪水了。”
“花纹:花很美丽,从古至今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原始先民将花卉作为自己部落和氏族的标志,据说现在的“华”姓可能是原始“花”姓部落的后裔。”
“舞蹈纹:青海大通县出土的舞蹈彩陶盆,盆的内壁口沿分画了三组舞蹈纹,五人为一组,拉着手跳舞,能看到他们头上还戴有帽饰,他们在跳舞,很开心的样子。也许是庆祝一些事情,我猜测也许是部落打仗赢了,也许是打猎收获很大,也许是谁结婚了。但是在古代“巫”和“舞”是通假字,也有可能他们是在做一些祭祀用的巫术活动。”
“鱼纹:人类在水边居住,鱼是人类最早的食物来源之一,很多彩陶上都表现了鱼的形象。最有趣的是西安半坡出土的距今大约六千多年的人面鱼纹盆彩陶,上面有一个闭上眼睛的人脸,带着奇怪的帽子,两只耳朵的
彩陶研学:探究神秘的原始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