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矛盾论心得
《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它是作者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
篇1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于一个社会中,它们互相斗争着,但要待两阶级的矛盾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的时侯,双方才取外部对抗的形式,发展为革命。阶级社会中,由和平向战争的转化,也是如此。列宁说:对抗和矛盾截然不同。在社会主义下,对抗消灭了,矛盾存在着。这就是说,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它的一切形式,不能到处套用这个公式。
七结论
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它是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的。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史是一个大革命。o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来,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一切事物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当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时侯,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和非主要的区别;当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时侯,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否则就要犯错误。如果我们经过研究真正懂得了上述这些要点。我们就能够击破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利于我们的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的思想,也能够使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
篇2值此伟人毛泽东诞辰之际,完成这篇读书笔记,向伟大的思想家毛泽东致敬。毛泽东在历史上有很多争议,本文旨在从哲学思想上解释毛泽东的《矛盾论》观点,以论证其正确性。
从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来看,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首先给出的是事物的定义,然后去了解事物的一些性质,或者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性质是最重要的部分,如果了解了事物的性质,那么就算我们把猫不叫做猫,叫做狗或是别的什么,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到这是一种会抓老鼠的动物,我们就可以在实践中解决房子中有老鼠存在的问题。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研究事物的方法,离不开对事物性质的研究。
对于事物的性质,无非是说事物是怎样的,它能做些什么。对于具有不同性质的同一种事物,我们会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类别,矛盾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对于任何一种事物而言,往往更多的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正是这些纷繁复杂的事物的种类构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事实上,有不变部分的情况只限于人类规定,例如对于数字1的规定,在现实中,就连物理学中曾认为是必然不变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也是漏洞百出)事物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的部分,往往是经常发生变化的部分,尤其是存在对立的部分。
要想了解矛盾,我们首先来看一看矛盾本身究竟是什么。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冷和热是一对矛盾,快和慢是一对矛盾,大和小是一对矛盾,这些来自视觉和触觉的直接生理感受,就是我们认识矛盾的来源。
同样的,一件事情的发生,即从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有很多的影响因素。我们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解决一些小的问题,才能把一件事情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小的问题也就是把一件或几件事物的性质做了一些改变,从而达到我们的目的。
从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说,如果一件事需要你去做,那么它就不是可以自然地顺利发生的,而是有一定阻
学习矛盾论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