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3。《古诗两首》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预习,通过交流展示,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感知古诗主要内容,并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2.指导学生通过同座位和小组的多种合作形式复习诗歌读背和意思的讲述。
(4)通过小组交流,理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的资料。
(5)通过预习课文,你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或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
在指导学生读诗句时,注意节奏。
在学生交流问题时,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到进一步研读课文的话题.
三、合作解疑
学生合作解疑
老师导学
1.学生根据话题自助学习课文。
2.学生交流:
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目的:读准字音、看插图、理解诗歌意思、朗读吟诵、表达感情。
自由轻声读,认识古诗中的新字,把古诗读通顺。
(3)边读边想诗意,标注不懂的地方。
(4)同桌交流。
《望庐山瀑布》
预设1:
用自己的话说图意,描绘瀑布的高大宏伟,想象诗人的心情。
交流读懂的地方和自己的感受。
读一读,把古诗读通顺,看谁读得正确,把不懂的地方注上符号. 在学习中,你有了哪些收获,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告诉你的同桌吧。 2.组织学生自助学习,老师巡视理解学生学习情况。
学生汇报老师适时点拨引导
《望庐山瀑布》
出示图画:(1) “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你读懂了诗歌的哪些词句呢?(3)组织交流,对错误的理解引导纠正。(4)哪些地方需要老师或同学帮助你理解?适时点拨指导。
主动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抓住诗中词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并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想象,并反复吟诵,体会感情.
《绝句》
预设2:
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
交流自己对诗歌中语句的理解.
交流,理解,大致懂得“窗含"、“门泊”的意思。
说话:喜欢哪些景物,同时理解诗意。
交流,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
你觉得庐山的瀑布怎么样?为什么?
想象自己就是诗仙李白,此时站在庐山瀑布前,看到这壮丽的景象,会怎样吟诵这首抒发自己感情的诗歌呢?
《绝句》
你看出诗歌中写了哪些景物了吗?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根据反响理解学生理解情况.
还有哪些地方你不明白呢?适时点拨。出示图画帮助理解:图中画了诗歌中的哪些景物?
你喜欢这首诗中的什么景物?引导学生大致理解诗的意思。在这么美丽的风光中,你看出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为什么?
四、内化提升
学生稳固内化
老师导学
1。个别背,交流背诵经历:熟读成诵、理解背诵等。
2。自由交流观察所得,肯定同学的发现。
3. 组织学生交流、评议.
1。谁会背诵了?怎样背得又快又好的?
,你还有什么别的发现?引导发现诗句上下联相对、字数等。 ?注意两两相对的词语。
4.组织学生交流,老师相机点拨总结.
5.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样的收获?
五、反响拓展
学生交流总结提升
老师点拨总结
1。通过这节课学习,我学会了……。还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伴你学》
1。通过这节课
新古诗两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