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学生诚信文化问题研究
孙义军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也是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体现,更是每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五年制高职学生作为高职院校的独特群体,其诚信问题更是值得关注,了解学生五年制高职学生诚信文化问题研究
孙义军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也是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体现,更是每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五年制高职学生作为高职院校的独特群体,其诚信问题更是值得关注,了解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找到主要原因,继而采取相关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诚信意识。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 诚信文化; 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9-164-001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不良思潮,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唯利主义等不断膨胀,对社会诚信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而这一现象所影响到的群体不断地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五年制高职学生是高职院校中的独特群体,他们大部分都是未能进入普通高中读书的初中毕业生。年龄偏小、整体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阶段。但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影响,这一群体诚信缺失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加强对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的诚信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五年制高职学生诚信缺失现象
根据调查,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主要表现在学习、人际交往、经济诚信几个方面,在学习上,很多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方式是抄袭同学作业,遇到考试答题学生普遍都在作弊,在考场上不作弊考试的学生少之又少。在人际交往方面,大部分学生还是待人以诚,但是其中也还是有一部分学生采用欺骗的方式与人交往,尤其在恋爱问题上。很多学生在网络交友时有被欺骗的现象。在经济诚信方面,存在着谎报家境骗取奖、助学金,也有谎报学校要收费向家长索取额外生活费,更有将父母给的学费私下用掉等等一系列情况。这些经济失信行为都表明了学生还是缺少自律。
二、影响五年制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现如今,社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利益至上”的错觉,也很容易让人产生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心理,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也都对传统价值观带来了冲击,而五年制高职学生年龄偏小,心理发育也都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还在形成中,因此容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于缺乏诚信的行为不以为然。
(二)学校对学生诚信缺乏有效的制度保证
学校对于学生在学习、经济等诚信评测上,并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制度,也缺少一定的评测标准。同时,学校也缺乏健全的监管机制,对于学生的一些失信行为很难纠正,很多时候“诚信监管”浮于表面,在考试过程中,对于违反诚信的学生一般也是从轻处理,这样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失信行为的出现。
(三)学生对诚信认识不够深入
五年制高职学生由于年龄及认知度的原因,很难辨别事物的本质,对社会上产生的好事和坏事不能够准确判别,这就使得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不够深入,会导致其做出一些失信的行为。
三、提高学生诚信意识的措施
(一)营造诚信的校园氛围
诚信校园气氛的
五年制高职学生诚信文化问题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