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转变
1、角色的转变:演员→导演
2、管理方式的转变:学生认真听讲→学生踊跃参与
3、备课的转变:备教材→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情…
4、组织方式的转变:个人→小组、个人
•
•
•
培训内容
1、什么是班级小组
2、班级小组教师的转变
1、角色的转变:演员→导演
2、管理方式的转变:学生认真听讲→学生踊跃参与
3、备课的转变:备教材→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情…
4、组织方式的转变:个人→小组、个人
•
•
•
培训内容
1、什么是班级小组
2、班级小组的建设
3、班级小组的管理
4、班级小组的评价
一、班级小组
班级小组既是班级管理的抓手,又是“三三一”课堂的基石,建设好班级小组意义重大。
1、班级划分小组,实现了化整为零,为深化、细化管理提供了前提。
2、划分小组,能够更好的形成学生间的合作和竞争,只有竞争才能高速前进。
3、重视班委管理职能的同时,强化组长的管理,可以大大减少班主任的繁琐工作。
学习小组
管理小组
培养习惯
细化管理
为学习提供保障
课堂讨论
课堂展示
组内学习氛围
班级小组
一、班级小组
(一)形式
1、小组常规建设。
2、组内分工。
3、制定小组和组内各项规范
(二)内涵
1、小组建设核心:合作与竞争。
2、各项制度和规则的落实与检查。
(三)评价
1、班级评价(可以根据情况建立组内评价)。
2、年级评价。
3、学校评价(教务处和教育处)。
二、班级小组的建设
1、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多少人?
2、分组的依据是什么?
3、小组的带头人怎么选择,具备哪些素质?
4、小组成员的座位及分工怎么布局?
5、怎样增强小组成员的合作和组间的竞争?
1) 小组建设要考虑的问题
1、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多少人?
2、分组的依据是什么?
3、小组的带头人怎么选择?
4、小组成员的座位怎么布局?
5、小组的性质为学习小组还是管理小组?
2) 小组成员的划分
利用位置优势调动学生的激情。
讲 台
前门
后门
过 道
过 道
3) 小组及成员的位置
讲 台
前门
后门
过 道
过 道
3) 小组及成员的位置
1
2
3
6
5
4
讲 台
前门
后门
过 道
过 道
3) 小组及成员的位置
1
2
3
1
2
3
1
2
3
6
5
4
6
5
4
6
5
4
1
2
3
1
2
3
1
2
3
6
5
4
6
5
4
6
5
4
1
2
3
1
2
3
1
2
3
6
5
4
6
5
4
6
5
4
讲 台
前门
后门
过 道
过 道
3) 小组及成员的位置
1、组内文化:组名、组规、小组口号、小组目标等。
2、班级文化:(外在)教室文化和廊道文化。
3、成员分工:纪律、值日分工与管理、限时练收发制度等。
4) 小组的文化建设和成员分工
4) 小组的文化建设和成员分工
语文委员
学生1
数学委员
学生2
英语委员
学生3
物理/历史委员
学生4
化学/地理委员
学生5
生物/政治委员
学生6
三、班级小组的管理
(一)小组积分的管理与利用
(二)组长的作用和责任
(三)学习氛围的建设
(四)讨论、展示规则的建立
(五)限时训练的管理
1)小组积分的管理与利用
1、小组积分要与班级量化分相结合。
2、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
3、利用积分:开展班
小组建设和课堂管理方案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