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痔疮常用偏方秘方
痔疮保健偏方
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柔软的静脉团。本来就是身体的一部分,因循环回流不好,血液滞留而成,故没有所谓的「根除」,只是让它恢复原来的大小。
痔疮对成年,加入高汤、原汤、猪油、味精、白糖、盐、果子狸丝和其他各丝(不含火腿丝),烧开后用水淀粉勾稀芡,装入碗中,撒上胡椒粉、火腿丝即成。佐餐食用。
果子狸又名豹狸、野猫、狸猫。其性味甘平,能治疗肠风下血,痔漏,瘰疬,游风。《千金。食治》谓之“补中益气”, 《蜀本草》谓之“治鼠瘘”。适用于颈部淋巴结核、痔疮出血、脱肛疼痛等证。
[方十八]
柿饼50克,木耳60克,糖、水淀粉适量。将柿饼去蒂切成丁,木耳水发好撕成小块。将柿饼丁、碎木耳倒人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煮沸一段时间,用水淀粉勾芡,放入糖搅匀,煮开后盛人汤碗中即成。
柿饼为柿的果实经加工而成。其性味甘涩、寒,具有涩肠、润肺、止血、和胃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 “有健脾涩肠、治血止血之功”。《本草通玄》认为:“止胃热口干、润心肺、消痰、治血淋、便血”。配以活血、止血、益气强身的木耳,常治疗吐血、咯血、血淋、肠炎、痢疾、痔漏等症。
[方十九]
鳝鱼500克,黄酒、葱白、生姜、食盐、素油各适量。鳝鱼去骨及内脏,冲洗干净,切成寸段备用,素油倒入炒锅,烧至七成热时,放人鳝鱼、葱白、生姜,煸炒后加清水、黄酒、食盐,小火烧至熟透即成。佐餐食用本品有补虚损,止便血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产后虚羸,痔疮出血,下痢脓血。
本方出自《便民食疗》,方名为后补,原方用于“内痔出血”,为补虚损,止便血方,久病体虚,气血亏虚,脏腑耗损,则见虚弱劳损,法宜补益;大肠络脉损伤,血不循经,则见便血,法宜止血。本方重用鳝鱼一味,既补虚损,又止便血,故适用于虚弱劳损和大便下血。 烹饪制作鳝鱼,多用胡椒粉。本晶用于止便血,不宜使用胡椒粉。
治疗血热妄行型痔疮!
将妇科泡腾片一片粉碎为末,涂于患处,可立即止痛。一般5~7次方可治愈。
方解:妇科泡腾片有凉血止血的功能。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证。
特点:泡腾片起效迅速,用之方便。崩解产生泡沫,增加了药物与病变部位的直接接触,能更好地发挥疗效。
坐浴 治疗 外痔方药:黄柏20,雄黄10,明矾20,冰片20g(水凉后下),捣碎,兑开水,摇匀。水冷后坐洗患处。每次30分钟以上。一天一到两次,一般三天左右,外痔就会缩回。
韭菜——痔疮用韭菜整棵煎水外洗痔疮,不管是外痔还是内痔效果很好,一般坚持两个月就可以短根
治痔疮药方:大叶桉叶、甘草 大概各等份,煮水服用。
三付药治愈痔疮方药:槐花20g穿山甲(土炒)10g僵蚕(炒)10g石决明(煅)10g胡黄连10g熟大黄10g金银花10g蒲公英10g效果:一副药后部分病人可有大便时肛门坠胀疼痛,可隔一日在服,第二付药一般肿消痛止。按:痔疮虽有内外轻重之分,总不外湿热伤血,热淤血滞,郁久化毒所致。本方槐花味苦性凉,如大肠血分驱风止痒,为治痔要药;山甲活血通经,消肿排脓;僵蚕祛风止痛,解毒散结;石决明平肝潜阳;胡黄连清下焦湿热;熟大黄从血分引血下行;加双花,公英以消退毒火;综合各药效专力宏。缺点:病人需长期禁食辛辣食品。对肛瘘,肛裂效果差些。
痔疮,中医认为是由于湿热而成,虽有内、外痔之别,理则一也。用白芷等活血化瘀之药外洗,内外痔同治,痔消无形。
方用:白芷 川芎 青黛 红花。
白芷,味辛,可外治各疮痈痔漏,消毒生肌;
川芎,味辛,功专补血。凡吐血、衄血、溺血、便血、崩血,俱能治之。
青黛,味苦,气寒。能消赤肿疔毒。
红花,活血。
以上诸药各等份(各20克可也)煎水坐浴外洗,内外痔均可治,屡用屡效。
外痔洗方
马齿苋30g 鱼腥草30g 枯矾9g 五倍子9g .
外痔熏洗方
R:荆芥9克 防风9克 马钱子6克 土茯苓9克 皮硝120克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外痔肿痛
用法:将上药置沙锅内加水煮沸,后将药汁倒入盆中先熏局部,待温外洗患处,每晚一次
疗效:治疗100 余例经2-5次熏洗后均获痊愈(疼痛水肿消除)
禁忌:服虾蟹之类
R:大黄100克,地榆50克黄柏50克双花50克,水煎沸,入冰片20克再泡。
治痔疮:
皮硝一两,槐米半斤。熬水熏洗,每日两次,七天治愈。
治疗痔疮秘方
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病灶是标,“气虚”是本。治标用:银花、白鲜皮、蒲公英各100克,用过掌水(约1000毫升,多点没关系)浸泡半小时,再浓煎取200毫升,用消毒过的矿泉水瓶装取待用。用药方法,用一次性注射器,作保留灌肠;用药量,由少到多,由5毫升到10毫升到15毫升……逐次可增加到30毫升或更多,以没有排便感
治疗痔疮常用偏方秘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