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社会中的开放大学.doc1 开放社会中的开放大学摘要:目前世界正处于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开放大学与开放社会是相互促进的, 开放大学以向全社会全方位开放为教育理念, 以循教育公平走向社会公平为教育理想, 以实现学习者的自主与自治为办学理性, 从而成为切实实现开放社会的有力推手。我国开放大学既是开放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迫切需要。关键词:开放大学; 开放社会; 高等教育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6124 ( 2016 ) 01-0125-04 作为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模式, 开放大学已在世界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自 2012 年6 月国家开放大学成立至今,已先后出现了北京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江苏开放大学和云南开放大学等, 尚有众多省市正在酝酿筹建此类大学。开放大学是以新的教育思想和机制建设的一种新型高等学校。事实上, 开放大学的出现并不只是一个教育事件, 更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它与整个社会的内在转型是密切相关的。一、开放社会与开放大学目前世界正处于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开放社会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指向。教育的开放程度是社会开放程度的一个窗口,开放大学的发展是开放社会形成的具现。 1. 开放社会的内涵 2 “开放社会”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开放社会”一词是亨利? 柏格森在 1932 年出版的《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将人类生存的社会状态区分为“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两种, 前者具有封闭性、保守性、专制性的特点, 而后者则是由蒙受“上帝之爱”的个人所组成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它向所有人敞开。卡尔? 波普尔接受了柏格森“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二分法的研究范式,同时又将“开放社会”的理念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卡尔? 波普尔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认识具有不完备性。那些以实现某一种完美社会理想或特定终极真理为社会追求的一元社会即为封闭社会, 它总是试图以一种集权主义的政治观和“乌托邦社会工程”来控制和规划社会的整体发展; 而那种以言论自由和多元主义为基本原则组织起来的自由主义社会被波普尔称为开放社会, “每个人都面临个人的决定的社会则称为开放社会”[1] ,开放社会绝不是也不追求某种完美社会形态, 而是以批判理性主义的行事方式和“零星社会工程”来达到社会的不断改良。乔治? 索罗斯继承了其老师波普尔的开放社会理论, 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开放社会的经济基础进行了深入探讨, 认为开放社会与关注个体需要的市场经济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乔治? 索罗斯看来,开放社会并非一个完美社会,而是一个处于不断发展、建构中的社会,“我们只能选择次优:一个随时愿意接受改进的、不完美的社会”[2]。总之, 在开放社会中, 社会的政治生活、知识图景、个体精神追求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个社会都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征: 其一, 多元性。开放社会理论的认识论基础就在于: 人对于现实世界 3 的认识并不具有完备性, 人并未掌握终极真理, 我们必须坦然承认人类远非完美的社会现实状况。认识到人的“可错性”,是开放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因此, 开放社会首先是一个不断改善与发展的社会, 社会思想是多元的, 社会道路存在多元选择, 人类社会并不存在某种唯一道路或特定终极理想。开放社会是在不断的试错与摸索中, 汇聚社会各种意
开放社会中的开放大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