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页 共 贵,子女多与天津官绅、豪门结姻,他自己的夫人,即是两广总督张之洞的族侄女。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石元仕带头出资在家乡办支应局,使地方免除很多祸乱,因而得到清政府赏识,先后被李鸿章和慈禧接见,并赏给他一个四品卿衔,一时名重津门,当选为天津议会、董事会委员,从而确立了他集地主、官僚、资本家与一身的社会地位。
民国七年(1918),石元仕七十岁生日,石府接朋引客,大摆寿筵,极尽奢华。不料次年,石元仕即背生溃疽,体弱已极,很快故去。其出丧规模,在杨柳青地区可谓空前绝后,所耗财资,难以计数。加之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石家生意凋敝,地租难收,衰落之势初现。石元仕去世后,其家人即离开尊美堂老宅,全部迁往天津定居。民国二十九年(1940),石元仕夫人去世。因其娘家势力不凡,丧事必得大办,致使家业更加一蹶不振,只好负债度日。至1948年,天津解放前夕,尊美堂的大部分住宅已变卖他人。
11017年6月,西青区人民政府将尊美堂宅第列为区级文物(俗称石家大院),加以爱护,并拔资修复。在天津市有关单位的支持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历时六年,投资560万元人民币,最终完成修复工作。11012年,石家大院作为杨柳青博物馆对外开放,属天津市级文物爱护单位。
石家大院主要景点导游词
各位旅客挚友们:
大家好!
进入大门即是一条宽敞的长长的甬路,构成大院的中轴线, 甬路上有形式各异、建筑精致的5座门楼。从南向北门楼渐渐上升,寓意为步步高升,而每道院门都是3级台阶,寓意为连升三级。道路东西两边各有五进院落。东院
为内宅,有内账房、候客室、书房、鸳鸯厅、内眷住房等,现在陈设着杨柳青年画、泥塑、木雕、砖雕及天津民俗,细细观览,非常好玩。西边的院落为接待贵宾的大客厅、暖厅、大戏楼、祠堂等,现已基本复原了原有陈设。与内宅相比,这里建筑用材更为探究,做工更为精细。大客厅院内有高近5米的大天棚,可挡风避雨,当年从镇外很远就能看到。大戏楼宽敞华丽,可供200人听戏饮宴,是华北民宅中最大的戏楼,京剧名家孙菊仙、谭鑫培等都曾在此献艺,其中花灵格扇全部是楠木原色,精雕细刻,极为华贵。西院的西边还有三进院落,是私塾先生教书及其他的专用房。
随着年头的变迁,树大招风,时至民
石家大院旅游导游词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