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体育资源和社会共享的研究
刘军
(江苏省黄埭中学215143 )
摘 要:学校体育资源和社会共享,在相当程度上会减缓社会体育锻炼资源缺乏和设施重复建立的资源浪费现象。本文分析了兴隆国家和我国的部分城市的成功措施,讨论了学民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副司长刘国永说:“翻开校门,让老城区的居民也能方便地运动健身,是别开生面的有益尝试。”
3.1.1 。4 广州市健身途径遍街区
广州市不但把全市中小学校内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列为重点督办事项,另外还加大社区体育设施配套建立。目前,全市已有健身途径168条,,每年再建120—150条健身途径,使全市在“十五”期间的健身途径每个社区平均不少于5条,村镇平均1—2条,并建造一定数量的球场、游泳池、健身室和健身广场等。
苏州市学校体育场地资源对外开放的现状调查和讨论分析
苏州市学校体育场地对社会开放的形式
表1 苏州市学校体育场地对社会开放的形式(包括非标准场地)(N=40)
频数 所有的场地全部开放 部分开放 不开放
学校数 2 18 20
百分比(%) 5 45 50
调查结果说明,苏州市目前只有一半学校可以实现体育场地对社会开放。其中,所有体育场地全部开放的学校有2所,占调查总数的5%;体育场地部分开放的学校有18所,占调查总数的45%;体育场地不对社会开放的有20所学校,占调查总数的50%.说明苏州市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程度还不高。
苏州市学校体育场地对社会开放的方式
表2 苏州市学校体育场地对社会开放的方式(N=20)
开放方式 个数 % 排序
不收费 1 5
全部收费 3 15
部分工程收费 16 80
出租场地(馆) 20 100 1
办培训班 2 10 4
承包或转包 1 5 5
俱乐部 12 60 2
办会员卡 8 40 3
调查显示,目前苏州市学校体育场地对社会开放主要采用部分工程收费这种方式,占到了调查总数的80%。另外有些学校还采用了全部收费和不收费这两种方式,分别占调查总数的5%和15%,说明苏州市学校体育场地对社会开放的方式主要还是以有偿开放为主。苏州市学校体育场地对社会开放的形式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出租场地(馆),其次是俱乐部方式,,有些学校还通过开设培训班,或承包、转包等来收取一定的费用。
。3 苏州市学校体育场地对社会开放的工程
表3 苏州市学校体育场地对社会开放的主要工程(N=20)
工程类别 有偿开放 排序 无偿开放 排序
学校数 百分比 学校数 百分比
篮球 12 60 1 8 40 4
排球 3 15 7 17 85 1
足球 10 50 3 10 50 3
网球 3 15 7 0 0 6
田径 5 25 4 15 75 2
游泳 2 10 9 0 0 6
乒乓球 12 60 1 2 10
对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